中国影响就业因素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11
作者
杜传忠 [1 ]
韩元军 [2 ]
杨成林 [2 ]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2]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就业; 区域差异; Panel Data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新型工业化战略下,中国东、中、西部就业增长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经济增长要素对就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在西部较明显,东、中部并不明显;出口比率要素在东部和西部能显著影响就业;如果东、中部经济发展过程中过多依靠总投资拉动,会对本地就业增长产生不利影响,未来需要更多通过扩大总消费水平来促进经济增长;东、中部的物质资本积累能显著促进就业增长,而西部地区并不显著;东部地区的政府规模扩大对于该区域就业增长有很大促进作用;三个区域中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对就业增长都不明显,城镇化的内生就业创造功能在各区域也没有得到很好发挥。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1978—2006 [J].
刘书祥 ;
曾国彪 .
经济学家, 2010, (04) :93-100
[3]   FDI、技术进步与就业:国际经验的启示 [J].
李捷瑜 ;
王美今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5) :173-181
[4]   技术进步、资本形成与劳动力就业——FDI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渠道分析 [J].
王丽丽 ;
赵勇 .
当代财经, 2009, (08) :97-101
[6]   就业困境的经济学分析与税收政策选择 [J].
应燕 ;
江云 .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 2009, (03) :51-55
[7]   我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就业的影响分析 [J].
王少国 .
当代财经, 2005, (07) :76-81+85
[8]   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效应的经验分析 [J].
姚战琪 ;
夏杰长 .
世界经济, 2005, (01) :58-67+80
[9]   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 [J].
喻桂华 ;
张春煜 .
当代经济科学, 2004, (05) :9-13+107
[10]  
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研究[M]. 经济管理出版社 , 陈桢,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