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大数据与刑事正当程序的冲突及其调和

被引:132
作者
裴炜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个人信息; 大数据; 犯罪治理; 正当程序; 比例原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信息革命引发现代国家治理发生相应变革,这集中体现在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互动上。在此背景下,个人信息保护不仅针对信息本身,还应防止因个人信息被滥用而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具体到刑事司法领域,以个人信息为基础的大数据在介入犯罪治理活动后,其具有的过程性和算法依赖性、以行为模式为前提假设的预测性、基于数据挖掘的新认知范式和数据碎片性等特性,引发犯罪治理思路和模式的相应转变,这尤其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服务于刑事诉讼的数据收集、存留及共享义务的扩张,二是风险防控思维下犯罪治理活动启动时点的前移。个人信息大数据在助力犯罪风险评估从而优化刑事司法资源配置的同时,亦与刑事正当程序发生冲突,其中又以无罪推定原则、控辩平等原则和权力专属原则为甚。鉴于社会信息化的总体趋势,要调和这些冲突,需要以信息革命引发的"权力—权利"二元互动关系变革为出发点,寻求犯罪控制与保障人权两项刑事司法基本价值之间的新平衡点,并对具体的程序规则进行修正。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61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数据新型财产权构建及其体系研究 [J].
龙卫球 .
政法论坛, 2017, 35 (04) :63-77
[2]   比例原则视域下电子侦查取证程序性规则构建 [J].
裴炜 .
环球法律评论, 2017, 39 (01) :80-95
[3]   电子证据的关联性 [J].
刘品新 .
法学研究, 2016, 38 (06) :175-190
[5]   犯罪侦查中网络服务提供商的信息披露义务——以比例原则为指导 [J].
裴炜 .
比较法研究, 2016, (04) :92-104
[7]   全面深化公安机关DNA数据库建设发展应用 切实提升精确打击犯罪能力和服务实战水平附视频 [J].
刘烁 .
刑事技术, 2016, (01) :1-4
[8]   关于公安大数据建设的战略思考 [J].
张兆端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0 (04) :17-23
[9]   美国性品格证据适用规则之借鉴 [J].
王禄生 .
法学, 2014, (04) :126-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