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复制方法的比较

被引:83
作者
郭延松
吴宗贵
杨军柯
黄高忠
机构
[1]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心血管内科,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心血管内科,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心血管内科,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心血管内科上海,上海,上海,上海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复制; 高脂+维生素D+内皮损伤;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 高脂; 维生素D; 内皮损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3.5 [动脉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为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比较了三种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建立的方法。分别予单纯高脂、高脂 +维生素D、高脂 +维生素D +内皮损伤三种不同方法处理大鼠 ,90天后比较血脂、血钙、胸主动脉的形态学改变、巨噬细胞和α 平滑肌肌动蛋白含量。结果发现 ,三组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升高 (P <0 .0 1) ;高脂 +维生素D组、高脂 +维生素D +内皮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和高脂组相比 ,血钙均明显升高 (P <0 .0 1) ;高脂 +维生素D组、高脂 +维生素D +内皮损伤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内膜增厚、中膜萎缩 (P <0 .0 5或P <0 .0 1) ;单纯高脂组、高脂 +维生素D组CD6 8为弱阳性 ,高脂 +维生素D +内皮损伤组为强阳性 ;高脂 +维生素D组内膜有较厚的α 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 ,高脂 +维生素D +内皮损伤组斑块表面只有很薄的α 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 ;单纯高脂组只可形成高脂血症 ,无法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高脂 +维生素D组可形成纤维斑块 ;高脂 +维生素D +内皮损伤组可形成较成熟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证明了大鼠可作为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良好动物模型 ,高脂 +维生素D +内皮损伤组可形成较成熟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引用
收藏
页码:465 / 46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高脂饲料加空气干燥术建立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J].
张磊 ;
陈国荣 ;
郑荣远 ;
王群姬 ;
谢淑萍 ;
王拥军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1, (02) :155-158
[2]   微波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其应用 [J].
马大烈 ;
郑青渝 ;
李全华 ;
黄玲 ;
魏建丽 .
中华病理学杂志, 1998, (02) :73-74
[3]   维生素D诱发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J].
吴开云,高摄渊,袁融,庄文华 .
解剖学报, 1996, (02) :133-135
[4]   一种纯系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 [J].
杨小毅,万载阳,谭建苗,袁中华,杨永宗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1995, (02) :18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