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三种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复制方法的比较
被引:83
作者:
郭延松
吴宗贵
杨军柯
黄高忠
机构:
[1]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心血管内科,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心血管内科,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心血管内科,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心血管内科上海,上海,上海,上海
来源: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复制;
高脂+维生素D+内皮损伤;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
高脂;
维生素D;
内皮损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3.5 [动脉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为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比较了三种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建立的方法。分别予单纯高脂、高脂 +维生素D、高脂 +维生素D +内皮损伤三种不同方法处理大鼠 ,90天后比较血脂、血钙、胸主动脉的形态学改变、巨噬细胞和α 平滑肌肌动蛋白含量。结果发现 ,三组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升高 (P <0 .0 1) ;高脂 +维生素D组、高脂 +维生素D +内皮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和高脂组相比 ,血钙均明显升高 (P <0 .0 1) ;高脂 +维生素D组、高脂 +维生素D +内皮损伤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内膜增厚、中膜萎缩 (P <0 .0 5或P <0 .0 1) ;单纯高脂组、高脂 +维生素D组CD6 8为弱阳性 ,高脂 +维生素D +内皮损伤组为强阳性 ;高脂 +维生素D组内膜有较厚的α 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 ,高脂 +维生素D +内皮损伤组斑块表面只有很薄的α 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 ;单纯高脂组只可形成高脂血症 ,无法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高脂 +维生素D组可形成纤维斑块 ;高脂 +维生素D +内皮损伤组可形成较成熟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证明了大鼠可作为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良好动物模型 ,高脂 +维生素D +内皮损伤组可形成较成熟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引用
收藏
页码:465 / 469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