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平衡指数方法的海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变迁研究

被引:3
作者
胡和平
张宁
机构
[1]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
[2]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海河流域; 水生态环境; ISWD;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5 [];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利用修正后的“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平衡指数(IWSD)”方法,研究了海河流域1960-2030年水生态环境状况的变迁过程。海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在过去半个世纪中,经历了从良好到急剧恶化的过程,1980年至今是流域水生态环境恶化的高峰平台期。未来变迁趋势取决于南水北调和节水挖潜这两大战略的实施情况,利用情景分析法发现以下结论:①南水北调对于流域水生态环境恢复的贡献最大,节水挖潜其次;②为了保证流域水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南水北调和节水挖潜两大战略必须同步实施;③预计在最乐观情形下,2030年流域水生态环境恢复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水资源安全的度量: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与挑战 [J].
夏军 ;
朱一中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3) :262-269
[2]   柴达木盆地水资源承载方案系统分析 [J].
陈冰 ;
李丽娟 ;
郭怀成 ;
孙海林 .
环境科学, 2000, (03) :16-21
[3]   运用多目标决策分析技术研究黑河流域中游水资源承载力 [J].
徐中民 ;
程国栋 .
兰州大学学报, 2000, (02) :122-132
[4]  
华北地区宏观经济水资源规划理论与方法[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许新宜等编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