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床药理学角度探讨中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研究进展

被引:30
作者
石江伟 [1 ]
于涛 [1 ]
高秀梅 [2 ]
机构
[1]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 天津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临床药理学; 外周血; 生物学标记物; 急性脑梗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77.7 [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学科分类号
1005 ;
摘要
卒中已成为造成人类死亡的第2位病因,除血管再通外,尚无有循证医学支持的有效药物。近年来,国内外对于急性脑梗死后外周血生物学标记物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从脑组织损伤、炎症反应、凝血/血栓形成、血管再生4个角度分类阐述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紧密相关的临床药理学指标及中药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评价,以期为进一步阐释中药复杂成分的作用机制和研究开发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中药注射液大品种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160 / 216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7 条
[1]   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刘新华 .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 (05) :57-58
[2]   急性脑梗死诊断中NSE、HCY和H-FABP的表达及意义 [J].
孟云 ;
朱言亮 .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 (01) :30-32
[3]   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张国平 ;
王莉莉 ;
王海燕 .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15, 22 (01) :54-56
[4]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eNOS、sTM、hs-CRP、vWF的变化及意义 [J].
张琦 ;
牛文彦 ;
李晓亮 ;
苏桂新 ;
孙续国 .
山东医药, 2015, (01) :17-19
[5]   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预后预测的研究进展 [J].
张心邈 ;
王春娟 ;
廖晓凌 ;
王伊龙 ;
刘丽萍 ;
王春雪 ;
赵性泉 ;
王拥军 .
中国卒中杂志, 2014, 9 (12) :1041-1047
[6]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J].
李鸣 ;
李强 ;
张媚 ;
张细六 ;
胡琴 ;
庞艳 .
医药导报, 2014, 33 (12) :1596-1599
[7]   和肽素与急性脑梗死病情及近期预后的关系 [J].
汪云 ;
曹金霞 ;
姜建东 ;
曾庆宏 .
重庆医学, 2014, 43 (32) :4335-4337
[8]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2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闫海清 ;
岳学静 ;
李晶 ;
李燕 .
江苏医药, 2014, 40 (12) :1395-1397
[9]   宁夏地区脑卒中首发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研究 [J].
刘敬霞 ;
李建生 ;
牛阳 ;
杜小利 ;
楚国庆 ;
王孟妍 ;
刘会贤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30 (03) :213-216
[10]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CD133细胞动态变化及意义 [J].
周华 ;
赵中 ;
谢红娜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08)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