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对酸性菜园土壤莴笋产量、叶片硝态氮、氨基态氮、全氮、蛋白氮和非蛋白氮含量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莴笋产量以微酸性土(S3)>酸性土(S2)>强酸性土(S1),且产量间比值YS3/YS1>YS2/YS1>YS3/YS2.莴笋产量强酸性土壤以HNP处理最高,BNPK最低,酸性土壤上则相反;微酸性土壤BNPK处理莴笋产量最高,HNK+C2处理最低.HNK配施硝态氮复合控制剂使强酸性和酸性土壤莴笋显著增产6.2%~16.7%.莴笋叶片硝态氮含量以酸性土壤>微酸性土壤>强酸性土壤.强酸性和酸性土壤莴笋硝态氮含量均以HNK处理最高,HNK配施硝态氮复合控制剂处理降低这2种土壤莴笋叶硝态氮含量3.1%~27.7%,以HNK+C2处理效果最好,微酸性土壤上则使硝态氮含量显著提高10.9%~38.1%.莴笋氨基态氮含量以酸性土壤>微酸性土壤>强酸性土壤,HNK配施硝态氮复合控制剂处理显著提高酸性和微酸性土壤莴笋氨基态氮含量31.9%~33.1%和25.6%~38.4%,以HNK+C3处理增幅最大.莴笋叶片的全氮、蛋白氮和非蛋白氮含量以强酸性土壤>微酸性土壤>酸性土壤,氮素形态以PN为主.莴笋叶片的硝态含量与氨基态氮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全氮、蛋白氮、非蛋白氮含量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硝态氮、氨基态氮含量与全氮、蛋白氮、非蛋白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