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灾害损失补偿制度的合理取向——从政府包办救灾走向以保险为主体的多维救灾机制

被引:8
作者
许飞琼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关键词
灾害损失; 政府救灾; 多维救灾机制; 保险补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42.6 [各种类型保险];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020204 ;
摘要
中国是世界上灾害十分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传统的灾害损失补偿基本上是政府包办型,它虽然具有反应快、有效率等优势,但对政府财政却带来重大压力,也难以满足灾害补偿的实际需要。本文认为,中国灾害补偿发展的合理取向,是由政府紧急救助、保险公司补偿、社会捐赠等有机组合的多维救灾机制,其中,保险补偿应当成为新型救灾机制中的主体部分。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农业灾害经济:周期波动与综合治理 [J].
许飞琼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0, (08) :74-79
[2]   灾害救助中的NGO参与及其管理——以汶川地震和台湾9·21大地震为例 [J].
林闽钢 ;
战建华 .
中国行政管理, 2010, (03) :98-103
[3]   中国的灾害损失与保险业的发展 [J].
许飞琼 .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 (05) :35-42
[4]  
多难兴邦.[M].郑功成; 等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5]  
新中国50年财政统计.[M].楼继伟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6]  
财政部将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N].康民;.中国保险报.2009,
[7]  
国内外社会各界为冰雪灾区捐赠22.75亿元.[N].潘跃;.人民日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