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城市规模与特大城市户籍管制的自增强机制

被引:7
作者
邹一南
机构
[1]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关键词
最优城市规模; 特大城市; 户籍管制自增强; 非排他性公共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1.42 [户籍管理];
学科分类号
030603 ; 0838 ;
摘要
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为了缓解其综合承载压力,倾向于通过严格的户籍管制政策控制人口规模,但在现实中,特大城市却存在着"落户越来越严、人口越控越多"的现象。基于最优城市规模理论,提出了特大城市户籍管制的自增强机制,并分析了其形成过程。研究发现,严格的户籍管制政策在降低特大城市排他性公共品拥挤成本的同时,并未改变城市人口增长带来的规模收益,这使得城市边际规模收益和边际拥挤成本相等时的最优规模理论值增大,城市人口倾向于进一步增多,最终导致户籍管制更加严格。利用286个地级市的数据对户籍管制的自增强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加强户籍管制不利于中小城市收入提高,有利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收入提高,人口规模越大的城市越具有加强户籍管制的倾向;户籍管制程度的提高使城市人均收入与人口规模之间倒U型曲线的顶点位置右移,因而提升了特大城市的最优人口规模水平,进一步促进了人口的流入。大多数特大城市在严格的户籍管制下,其实际人口规模仍未达到最优人口规模理论值,依然存在人口进一步增多的倾向。户籍管制的自增强机制的政策含义是:当前,中国的特大城市已经陷入了户籍管制增强与城市人口增多的恶性循环之中,通过严格的户籍管制控制城市人口规模的政策是无效的,进一步放开落户限制反而是特大城市疏解人口的有效途径;同时,应通过提高中小城市非排他性公共品供给水平引导新增非户籍人口有序转移,最终使特大城市退出户籍管制的自增强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6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行政等级与大城市拥挤之困——冲破户籍限制的城市人口增长 [J].
年猛 ;
王垚 .
财贸经济, 2016, (11) :126-145
[2]   城市间的“孟母三迁”——公共服务影响劳动力流向的经验研究 [J].
夏怡然 ;
陆铭 .
管理世界, 2015, (10) :78-90
[3]   财政分权、软公共品供给与户籍管制 [J].
丁菊红 ;
邓可斌 .
中国人口科学, 2011, (04) :44-52+111
[4]   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户籍歧视与地域歧视: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 [J].
章元 ;
王昊 .
管理世界, 2011, (07) :42-51
[5]   城市规模、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 [J].
刘爱梅 ;
杨德才 .
当代经济科学, 2011, 33 (01) :106-113+128
[6]   中国城市政府户籍限制政策的一个解释模型:增长与民生的权衡 [J].
汪立鑫 ;
王彬彬 ;
黄文佳 .
经济研究, 2010, 45 (11) :115-126
[7]   公共产品歧视性分配政策与城市人口控制 [J].
叶建亮 .
经济研究, 2006, (11) :27-36+127
[8]   中国城市人口规模结构的重构(一) [J].
周一星 ;
于海波 .
城市规划, 2004, (06) :49-55
[9]   转型中的中国城市发展——城市级层结构、融资能力与迁移政策 [J].
蔡昉 ;
都阳 .
经济研究, 2003, (06) :64-71+95
[10]   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 [J].
李强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1) :125-13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