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应计异象”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17
作者
李远鹏 [1 ]
牛建军 [2 ]
姜国华 [3 ]
机构
[1]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2] 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市场效率; 会计应计; 应计异象; 超额回报; 中国制度背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F233 [会计工作组织与制度];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1202 ; 120201 ;
摘要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以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都以决策有用性作为会计的首要目标,而会计则是通过权责发生制下的会计应计采实现这一目标的。那么投资者对会计应计的理解就应该成为准则制定的参考因素之一。自从Sloan(1996)在美国市场上发现了投资者高估会计应计的持续性之后,大量的文献时这一现象进行了探讨。本文系统地回顾了这些文献,并对其进行了展望,以便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应计异象研究以及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4+96 +9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退市监管与应计异象 [J].
李远鹏 ;
牛建军 .
管理世界, 2007, (05) :125-132
[2]   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盈余报告差异及经济后果研究 [J].
姜国华 ;
李远鹏 ;
牛建军 .
会计研究, 2006, (09) :27-34+95
[3]   基于会计信息的证券投资策略研究:分析及展望 [J].
姜国华 .
会计研究, 2005, (11) :66-71+97
[5]  
增长、盈余管理和应计持续性[J]. 林翔,陈汉文.中国会计评论. 2005(01)
[6]   中国股票市场对会计盈余和会计应计量信息的反映 [J].
刘云中 .
中国软科学, 2003, (11) :40-45
[7]  
Why is the accrual anomaly not arbitraged away? The role of idiosyncratic risk and transaction costs[J] . Christina Mashruwala,Shivaram Rajgopal,Terry Shevlin.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 2006 (1)
[8]  
Investor Sophistication and the Mispricing of Accruals[J] . Daniel W. Collins,Guojin Gong,Paul Hribar.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 2003 (2)
[9]  
Inventory Changes and Future Returns[J] . Jacob K. Thomas,Huai Zhang.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 2002 (2)
[10]   The mispricing of abnormal accruals [J].
Xie, H .
ACCOUNTING REVIEW, 2001, 76 (03) :35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