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区大型露天矿农业用地格局演变的分析

被引:8
作者
张前进 [1 ]
白中科 [2 ]
郝晋珉 [1 ]
范锦龙 [3 ]
赵景逵 [4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系
[3]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4]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黄土区; 露天矿; 农业用地; 格局演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88 [矿区复田];
学科分类号
081901 ;
摘要
在矿区废弃地的恢复中,格局变化的研究将对矿区生态系统的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农业用地格局演变的过程及覆被类型的变化,对矿区的生态安全、耕地保护及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以山西平朔矿区为例,基于GIS平台,在分析矿区土地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对平朔矿区景观动态变化过程、特征及覆被类型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特别对矿区农用地的变化做了重要分析,结果表明大型露天矿区生态系统景观动态变化过程包括生态破坏过程的景观变化(土地挖损、土地压占、土地占用)和生态重建过程的景观变化(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经过20年的人工控制的生态重建后,矿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由以旱地—疏林地格局演变为以林地—建设用地为主的重建生态格局;矿区生态重建已经改变了原脆弱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其中农业用地增加了50%,但由于管理制度等原因,复垦的农用地目前大部分尚不能转换为耕地使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浅析构建矿区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 [J].
李中才 ;
王丽娟 .
矿业工程, 2006, (03) :11-12
[2]   南京城市景观空间格局的变化分析 [J].
杨英宝 ;
江南 ;
苏伟忠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6) :39-42
[3]   矿区生态重建过程中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J].
张前进 ;
白中科 ;
李晋川 ;
王文英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143-147
[4]   洮儿河中下游流域湿地景观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J].
郭跃东 ;
何岩 ;
张明祥 ;
严登华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2) :118-121
[5]   矿区开采沉陷农用土地质量空间变化研究 [J].
卞正富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4, (02) :89-94
[6]   矿区生态破坏阶段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以平朔安家岭矿为例 [J].
杨忠义 ;
白中科 ;
张前进 ;
马锐 ;
周孝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367-370
[7]   浙江安吉山区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动态分析 [J].
蒋文伟 ;
姜志林 ;
刘安兴 ;
俞益武 ;
王云珠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2, (02) :150-153
[8]   厦门海沧采石废弃地景观生态重建探究 [J].
黄义雄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1) :112-115
[9]   黑岱沟露天煤矿排土场果园景观生态建设研究 [J].
张树礼 ;
曹江营 ;
连恺 ;
韩培荣 ;
杨望利 .
内蒙古环境保护, 2000, (02) :26-29
[10]   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剧烈扰动土地生态重建研究 [J].
白中科 ;
王文英 ;
李晋川 ;
卢崇恩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6) :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