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方式选择与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65
作者
岳鸿飞 [1 ]
徐颖 [2 ]
吴璘 [3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
[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工业绿色转型;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行业异质性; 创新方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62.4 [技术经济学];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020205 ; 0202 ;
摘要
在环境承载力接近极限,传统要素投入边际效益骤降的情况下,中国工业依靠技术创新实现绿色转型与发展,已成为我国工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各类工业行业的特征与异质性,使得不同方式的技术创新表现出不同的效果,如何根据工业行业的特征选择有效的技术创新方式是进一步研究技术创新驱动工业绿色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本文采用SBM-DDF方法测算了我国32个工业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基于行业异质性实证分析了自主创新、技术引进、政府支持三种创新方式在工业行业绿色转型中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在考虑了能源投入与污染物排放非期望产出后,行业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表现出了明显的绿色差异性。传统高投入、高污染、高耗能型的工业行业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明显低于绿色特征明显的工业行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文教、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等绿色"无烟"产业,以及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排名靠前。2009年是我国工业绿色转型的重要跳跃期。在技术创新方式选择上,自主创新与政府支持是资源密集型工业行业实现绿色转型的关键方式;对于劳动密集型工业行业,技术引进则是实现绿色转型的最优路径;对于技术密集型工业行业,自主创新仍是推动该行业实现绿色发展的首要驱动力。此外,我国当前的环境规制已在资源密集型工业行业中率先发挥创新补偿效应;提高工业行业的总体规模与产业集中度也有利于工业行业的绿色转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96 / 20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中国区域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及因素分解 [J].
罗良文 ;
梁圣蓉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09) :149-157
[2]   自主创新、技术引进与中国工业绿色增长——基于行业异质性的实证研究 [J].
张江雪 ;
蔡宁 ;
毛建素 ;
杨陈 .
科学学研究, 2015, 33 (02) :185-194+271
[3]   我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基于共同前沿理论和DEA模型 [J].
钱丽 ;
肖仁桥 ;
陈忠卫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5, (01) :26-43
[4]   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与我国工业经济的转型效率研究 [J].
姚西龙 ;
牛冲槐 ;
刘佳 .
中国科技论坛, 2015, (01) :57-62
[5]   R&D投入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来自中国工业1999010年的经验数据 [J].
万伦来 ;
朱琴 .
经济学动态, 2013, (09) :20-26
[6]   环境规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基于36个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J].
李斌 ;
彭星 ;
欧阳铭珂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4) :56-68
[7]   技术来源与研发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中国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实证研究 [J].
冯志军 ;
陈伟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 34 (03) :33-41
[8]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 [J].
牛泽东 ;
张倩肖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29 (11) :51-67
[9]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投入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全产业及其下属五大行业面板数据的比较分析 [J].
曹勇 ;
苏凤娇 .
科研管理, 2012, 33 (09) :22-31
[10]   贸易开放、FDI与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基于30个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J].
赵文军 ;
于津平 .
经济研究, 2012, 47 (08) :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