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治互洽”逻辑的重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阐释的理论与实践之维

被引:20
作者
林毅
机构
[1] 清华大学
关键词
制治互洽; 制度优势; 制度属性; 实践品格;
D O I
10.16059/j.cnki.cn43-1008/c.2020.01.039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中国之治"的出现,归根到底是"中国之制"发挥比较制度优势的结果。因此,以解构西方话语为起点,深入剖析制治互洽逻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中得以重建的表现与原因意义重大。通过考察中国制度在赶超和防范风险上的双重优势不难发现,中国的制治互洽逻辑,不是建立在抽象的理论演绎基础上的,而是以中国制度中人民立场的政治性理念与治理现代化的政策实践过程间的内在统一为支撑,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与其中国化实践品质等要素的有机结合,才稳定地链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治理现代化的"善治"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6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十四五” 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 [J].
胡鞍钢 ;
鄢一龙 ;
龙亮军 .
求索, 2019, (06) :11-19
[2]   中国要成为资本主义“同类国家”吗?——中国发挥自身制度优势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J].
鲁品越 ;
姚黎明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9, (08) :95-101+109
[3]   中国政治制度的比较优势 [J].
宋鲁郑 .
红旗文稿, 2010, (05) :17-20+1
[4]   超越发展型国家与中国的国家转型 [J].
郁建兴 ;
石德金 .
学术月刊, 2008, (04) :5-12
[5]  
中国式民主行得通很管用.[N].任平;.人民日报.2019,
[6]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习近平;.人民日报.2013,
[7]  
中国模式与中国制度.[N].陈锦华;.人民日报.2011,
[8]  
福山:历史没有终结.[N].叶慧珏;王潺潺;.21世纪经济报道.2010,
[9]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人民出版社.2019,
[10]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5”重要讲话.[M].人民日报评论部.人民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