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形象感知的跨文化比较——以中国、英国、美国大学生为例

被引:19
作者
雷宇 [1 ]
张宏梅 [1 ]
徐菲菲 [2 ]
梁浩翰 [3 ]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2]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3]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尼昂塔学院社会学系
关键词
宏观国家形象; 微观国家形象; 跨文化比较;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05 [文化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文章整合市场营销领域的国家形象和旅游领域的目的地形象,将旅游领域的国家形象分为宏观形象和微观形象两个方面,并从这两个方面对中、英、美三国大学生中国国家形象的感知进行比较。在用SPSS 17.0对905份有效问卷(中国308份、英国304份、美国293份)进行分析之后,得出5个国家宏观形象因子和4个国家微观形象因子,对各因子和题项进行均值比较后,得出如下结论:(1)英美两国大学生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感知大部分一致,而且大部分题项评价都较高;(2)中国的环境问题是3个国家都比较担忧的问题,中国的政治体制在英美两国大学生中评价较低;(3)中国大学生与英美两国大学生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感知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国家或地区旅游组织制定更好的形象营销方案提供有效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国外旅游地感知研究综述 [J].
钟栎娜 ;
吴必虎 ;
徐小波 ;
许译文 .
人文地理, 2013, 28 (02) :13-19
[2]   简析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与传播——以2011年若干热点事件为例 [J].
熊玄 ;
翟晨 .
新闻战线, 2012, (08) :79-81
[3]   浅论中国电视纪录片与国家形象的建构——以《舌尖上的中国》热播为例 [J].
庄臣 ;
朱玮 .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2, 11 (06) :150-151
[4]   大型体育赛事东道主国家形象研究——以北京奥运会为例 [J].
曾国军 ;
弗朗克高 ;
克里斯汀科尔莫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 34 (11) :10-14
[5]   国家形象与目的地形象:概念的异同和整合的可能 [J].
张宏梅 ;
蔡利平 .
旅游学刊, 2011, 26 (09) :12-18
[6]   经济危机时期德国媒体中的动态中国经济形象——以德国主流媒体《明镜》周刊和《时代》周报2009-2010年涉华报道为例 [J].
周海霞 ;
王建斌 .
德国研究, 2011, 26 (01) :39-47+80
[7]   2010上海世博会“参展国国家形象建构”分析——基于视觉文化传播理论的世博诠释(下) [J].
苏状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1, (02) :90-92
[8]   全球媒体上海世博会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塑造 [J].
郭可 .
对外传播, 2010, (12) :15-16
[9]   跨文化比较——旅游研究的共性思维 [J].
王健 .
旅游学刊, 2010, 25 (05) :20-24
[10]   入境旅游者旅游动机及其跨文化比较——以桂林、阳朔入境旅游者为例 [J].
张宏梅 ;
陆林 .
地理学报, 2009, 64 (08) :98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