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行动与共识:协商民主的三重面向

被引:12
作者
邢玲 [1 ]
高信奇 [2 ,3 ,4 ]
机构
[1]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2]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3] 南京大学
[4] 南京行政学院
关键词
协商民主; 语言政治; 对话政治; 共识政治;
D O 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13.05.017
中图分类号
D62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摘要
协商民主既是西方学术界的新宠,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形式与未来走向。协商民主的制度设计与实践运转,必须以协商民主的规范性理论为前提基础。从言语、行动和共识三重规范性层面来看,协商民主呈现出三种不同的政治意涵:从语言视角来看,协商民主诉诸于语言构建"以言行事"的语言政治;从行动视角来看,协商民主体现了"以对话为中心"的对话(交往)政治,即以公民直接参与、公共讨论、说理论证、相互理解、修正观点等具体的行动步骤,构筑公共协商机制,丰富了民主政治的过程;从社会文化背景视角来看,协商民主是面对社会群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差异性的"社会事实",实现政治合法性和政策正当性的宏伟抱负,体现了新的共识政治观。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哲学的政治.[M].(美) 戴维斯; 著.华夏出版社.2012,
[2]  
本真性的伦理.[M].(加) 泰勒; 著.上海三联书店.2012,
[3]  
代表理论与代议民主.[M].应奇; 编.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
[4]  
审议民主.[M].谈火生等; 编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5]  
何谓公民身份.[M].(英) 希特; 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6]  
公共协商.[M].(美) 博曼; 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7]  
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M].(英) 登特里维斯; 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8]  
协商民主.[M].陈家刚选编;.上海三联书店.2004,
[9]  
政治现代性的解构.[M].常士〓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10]  
西方政治学说史.[M].浦兴祖;洪涛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