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甲状腺激素和皮质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12
作者
傅宝生
卜晖
王铭维
乔丽敏
张玉华
机构
[1]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甲状腺激素; 皮质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甲状腺激素及皮质醇变化的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方法对62例ACVD患者进行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甲状腺激素及皮质醇测定。结果:①62例ACVD患者血清T3明显有低于对照组(P<0.001),rT3及皮质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而T4及TSH与对照组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②ACVD重度受损组T3及T3/rT3显著低于轻中度受损组(P<0.05),呈显著负相关,而rT3及皮质醇显著高于轻中度受损组(P<0.01),呈显著正相关;③ACVD病变临近中线接近丘脑者T3及T3/rT3显著低于皮层等部位病变者(P<0.05),而rT3及皮质醇显著高于皮层等部位病变者(P<0.01);④ACVD急性期功能缺损程度越重者,T3/rT3及皮质醇变化越明显,预后不良;⑤随着病情恢复,T3及T3/rT3明显升高(P<0.01),而rT3及皮质醇明显降低(P<0.05),而T4及TSH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ACVD后机体的保护性应激性反应等直接或间接引起下丘脑——垂体功能改变,可能是T3、T3/rT3降低,而rT3及皮质醇升高的主要原因,可把T3/rT3及皮质醇值作为判断病情、估计预后的主要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223 / 2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皮质醇变化的意义 [J].
吴志强,区美馨,陈军 .
江西医药, 1995, (01) :11-13
[2]   急性脑血管病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应激活性变化 [J].
孙宝善 ;
顾衍庆 ;
崔淑芳 ;
赵若智 ;
时红 ;
鱼桂芳 ;
白广录 ;
彭万柏 .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5, (01) :5-6
[3]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刘俊杰,宁宪嘉,杨露春,黄广玉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1994, (04) :222-223
[4]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皮质醇紊乱的动态观察 [J].
罗祖明 ;
胡昌恒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85, (01) :5-8
[5]   血清rT3及临床研究 [J].
陈泮藻 .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1983, (02) :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