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承灾能力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

被引:8
作者
湛孔星
王树坤
陈国华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承灾能力; 指标体系; 评估方法; 评估模型; IAHP;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937 [];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以抗灾能力、防灾能力、救灾能力、灾后处置恢复能力四项一级指标为出发点,构建了10项二级指标、43项三级指标、132项四级指标的区域突发事故灾难承载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提出基于专家调查、IAHP(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的评估方法,构建出线性加权的评估模型,提出对应的分级准则对评估结果分级。对传统AHP方法实施改进,提出IAHP方法确立各级指标权重。以广州市某化工园区为实例,展开了承灾能力的实际应用评估,得到该园区的承灾能力指数为72.118,级别为较好,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建议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城市复合系统承灾能力研究.[D].张明媛.大连理工大学.2006, 03
[2]  
城市承灾能力及灾害综合风险评价研究.[D].张明媛.大连理工大学.2008, 08
[3]   基于IAHP法的节水系统策略评价模型 [J].
陈诚 ;
孟健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9, 30 (02) :18-20
[4]   层次分析法在化工园区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J].
何天平 ;
程凌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8, (04) :81-84
[5]   城市应急能力评估体系研究 [J].
邓云峰 ;
郑双忠 ;
刘功智 ;
刘铁民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5, (06) :33-36
[6]   低概率重大事故风险与定量风险评价 [J].
刘铁民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4, (02) :89-91
[7]   建立城市自然灾害承灾能力指标的思路探讨 [J].
冯志泽,胡政,何钧,肖兰喜,秦梅梅 .
灾害学, 1994, (04) :40-44
[8]   当前世界减灾科技的现状与发展趋向──从世界减灾大会有关科技活动谈我国减灾科技的发展对策 [J].
林海,史培军 .
地球科学进展, 1994, (06) :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