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作为一个公共管理问题的心灵治理——兼与刘太刚教授商榷

被引:8
作者
张乾友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
关键词
心灵治理; 公共管理; 合法性; 社会合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人的因素"是组织管理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也是公共管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在其最近的研究中,刘太刚教授试图把公共管理学者对人的因素的关注扩展为心灵治理这样一个研究领域,并在理论上对由此涉及的许多问题给出了独到的解释。刘教授的开拓性努力是有价值的,同时,他对心灵治理的论证也存在一些可商榷之处。本文在心灵治理是否一个公共管理问题以及心灵治理的范围与方式上给出了一种不同的论证,以期从公共管理的学科角度进一步认识这一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损害正义与剩余责任——损害性事件中的责任分配 [J].
张乾友 .
道德与文明, 2017, (01) :50-56
[2]   心灵治理:公共管理学的新边疆——基于需求溢出理论和传统中国心灵治理范式的分析 [J].
刘太刚 .
中国行政管理, 2016, (10) :61-67
[3]   公共管理:社会治理中的一场革命(中) [J].
张康之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4, (02) :1-3
[4]  
保护弱势[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澳) 古丁, 2008
[5]  
Other Voices/Other Rooms: Towards a Care-Centered Public Administration[J] . DeLysa Burnier. Administrative Theory & Praxis . 2003 (4)
[6]  
What We Owe to Each Other .2 T.M.Scanlon.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