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量流系统的事故致因与预防模型构建

被引:15
作者
黄浪
吴超
杨冕
王秉
机构
[1]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能量; 能量流系统; 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预防; 概念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928 [事故调查与分析(工伤事故分析与预防)];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为完善事故致因理论体系,论述并解析能量流系统定义,分析系统能量流流向,构建基于能量流系统的事故致因概念模型,并从能量串发、发散、集中和混合四方面解析其内涵。对能量流的聚集、耦合、转换、释放,以及意外释放能量的防控效果、破坏强度和伤害程度等进行数学描述。基于此,构建基于能量流系统的事故预防概念模型,并提炼减灾措施。研究结果明晰了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从能量流系统的视角为事故致因的定量分析或半定量半定性分析提供理论参考,并可为事故预防与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城市灾害链动力学演变模型与灾害链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D].刘爱华.中南大学.2013, 01
[2]  
基于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协同的大系统研究.[D].龙妍.华中科技大学.2009, 11
[3]   基于能量储备与释放理论的大货车交通事故机理与对策研究 [J].
李淑庆 ;
肖莉英 ;
彭囿朗 .
安全与环境工程 , 2015, (04) :129-135
[4]   灾害损失阈值的定义及其意义与应用研究 [J].
赵阿兴 .
自然灾害学报, 2014, 23 (06) :13-18
[5]   直接危险源控制理论研究初探 [J].
张跃兵 ;
王凯 ;
王志亮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2, 8 (11) :33-37
[6]   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的公路线形安全性评价 [J].
张韡 ;
魏朗 ;
彭绍勇 .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9, 9 (04) :85-91
[7]   大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的基本特征 [J].
龙妍 ;
黄素逸 ;
刘可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 (12) :87-90
[8]   事故致因理论的比较分析 [J].
罗春红 ;
谢贤平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7, (05) :111-115
[9]   基于能量释放事故致因模型的地铁火灾防治思路 [J].
蒋雅君 ;
杨其新 .
现代隧道技术, 2006, (05) :84-87
[10]   事故致因理论综述 [J].
钟茂华 ;
魏玉东 ;
范维澄 ;
王清安 .
火灾科学, 1999, (03) :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