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PAR-1、HIF-1α与细胞凋亡关系及中药三七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张德绸
白雪
李小林
机构
[1]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
关键词
脑出血; PAR-1; HIF-1α; 细胞凋亡; 中药三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蛋白酶激活受体-1(proteinase activated receptor-1,PAR-1)、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神经细胞凋亡的表达及中药三七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脑出血组、三七干预组,立体定位仪定位注射自体不凝血制造大鼠脑出血模型,分别为术后6h、1d、2d、3d、5d、7d处死,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肿周围区PAR-1、HIF-1α、TUNEL阳性细胞(凋亡细胞)数的表达,中药三七特殊调配饲料对其干预后的影响。结果假手术组PAR-1、HIF-1α少量表达,偶见凋亡细胞;脑出血组自6h起PAR-1、HIF-1α表达上调,凋亡细胞大量增加,3 d达高峰,PAR-1在7d基本降至假手术组,但凋亡细胞仍处于较高水平;6h起HIF-1α表达不明显,1d明显增多,3d达到高峰,7d仍处于较高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三七干预组均有明显降低PAR-1表达,上调HIF-1α的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存在大量PAR-1、HIF-1α表达上调,神经细胞凋亡明显增多;中药三七能够明显降低PAR-1表达,HIF-1α表达上调增加,减少血肿周围细胞凋亡,从而起到神经元保护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71 / 87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我国各地脑卒中流行病学调查近况 [J].
王颖 ;
齐晓飞 .
包头医学, 2010, 34 (01) :1-3
[2]   上海市松江区2001—2008年脑卒中流行病学分析 [J].
李云鹏 ;
柳胜生 ;
苏旭燕 ;
安娜 .
上海预防医学, 2010, 22 (01) :22-24
[3]   低氧诱导因子-1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进展 [J].
宋建瑞 ;
卫立辛 .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09, 16 (08) :636-639
[4]   脑出血凝血酶的神经毒性机制及其防治策略 [J].
周中和 ;
曲方 ;
张朝东 .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8, (03) :318-323
[5]   重症监护室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分析 [J].
滕玲 ;
吴慧娟 ;
杨成 .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7, (06) :426-427
[6]   中药三七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大鼠Nestin和BDNF表达的影响 [J].
王光义 ;
陈睿 ;
陈斌 .
四川中医, 2007, (10) :14-16
[7]   停通气缺氧预处理对脑出血模型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的影响 [J].
安立新 ;
王保国 ;
彭宇明 ;
袁芳 ;
孙梅珍 .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6, (05) :576-580
[8]   脑出血后凝血酶的毒性作用及抗凝血酶治疗现状 [J].
张兆波 ;
贾保祥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6, (10) :1076-1078
[9]   中药三七在临床中的应用 [J].
刘龙忠 .
现代医药卫生, 2006, (06) :884-884
[10]   三七片对家兔凝血作用的实验研究 [J].
刘炳波 .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5, (05) :296-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