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科技扶贫理论逻辑与实践研究

被引:17
作者
柏振忠
宋玉娥
机构
[1]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业科技扶贫; 理论逻辑; 实践应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42 [经济联合体];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高度组织化的规模主体,在中国农村科技推广、扶贫攻坚、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在分析中国农村科技扶贫现实意义和困难挑战的基础上,认为加快构建合作社科技扶贫体制机制成为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其次,从提高异质化贫困农户科技使用效率、推动政府科技扶贫工程实施、降低农业科技对接交易成本及提高农业科技服务能力等方面剖析合作社科技扶贫动力机制,并探讨合作社科技扶贫实践应用情况;最后,提出推进合作社科技扶贫实践的相关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农民合作社与精准扶贫协同发展机制构建: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J].
赵晓峰 ;
邢成举 .
农业经济问题, 2016, 37 (04) :23-29+110
[2]   西部地区农业经营方式的现代化转变——以四川省崇州市为例 [J].
柏振忠 ;
魏薇 ;
李亮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36 (02) :96-99
[3]   以科技兴农推动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对策思考——以福建省建宁县为例 [J].
翁伯琦 ;
黄颖 ;
王义祥 ;
仇秀丽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S2) (S2) :166-169
[4]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数据背后的解读 [J].
潘劲 .
中国农村观察, 2011, (06) :2-11+94
[6]   新时期我国科技扶贫与NGO发展研究 [J].
谢美娥 ;
谷树忠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10) :5-9
[7]   对我国农村科技扶贫组织形式转变的思考 [J].
刘冬梅 ;
石践 .
中国科技论坛, 2005, (01) :116-120
[8]   我国农村科技扶贫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J].
李晓凤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3) :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