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实证研究

被引:9
作者
戴林送 [1 ]
杨国才 [2 ]
机构
[1] 安庆师范学院数学系
[2] 安庆师范学院经济系
关键词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农村现代化;
D O I
10.13860/j.cnki.sltj.2007.05.012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文构建评价我国农村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我国31个地区的农村现代化状况进行实证分析,从中勾画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并相应地探讨这些基本特征形成的原因。文章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的结论对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840 / 84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我国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以宜兴市为例 [J].
梁丹 ;
张小林 ;
连建功 .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09) :1732-1733+1736
[2]   农村现代化区域差异AHP-Fuzzy综合评判 [J].
陈海燕 ;
彭补拙 ;
朱振华 ;
刘晶 .
经济地理, 1999, (06) :27-31
[3]   农村现代化的基本含义和衡量指标 [J].
郝云宏 ;
雷原 .
理论与现代化, 1999, (08) :41-43
[4]   略论我国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的设计 [J].
赵旭 .
江苏统计, 1999, (06) :20-22
[5]   我国农村现代化阶段性指标体系研究 [J].
王春光 .
浙江社会科学, 1998, (03) :90-95+109
[6]  
(美)R.L.奥特(R.LyamnOtt),M.朗格内克(MichaelLongnecker)著,张忠占等译.统计学方法与数据分析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7]  
于秀林,任雪松编著.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8]  
张留征等著.中国农村经济的未来格局[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