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演进韧性及其内在治理逻辑

被引:119
作者
唐任伍 [1 ,2 ]
郭文娟 [3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
[2] 教育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3]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演进韧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演进韧性作为一种新型治理路径,对于引导乡村韧性构建、推进乡村振兴、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多个经历扰动后并有多年从逆境中振兴的案例,对其中政府、市场组织、乡村集体等不同主体主导的振兴方式进行对比考察,发现乡村集体主导的振兴方式比政府和市场资本主导的振兴方式更具韧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合理的治理机制提升经济韧性、社会韧性、生态韧性、组织韧性和城乡互动的扩展韧性,综合提高乡村振兴的演进韧性能力,更合乎价值理性,更有利于实现城乡社会生态系统要素的良性互动,更容易实现乡村振兴。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韧性系统框架下的城市社区建设 [J].
廖茂林 ;
苏杨 ;
李菲菲 .
中国行政管理, 2018, (04) :57-62
[2]   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维度观察 [J].
郭晓鸣 .
改革, 2018, (03) :54-61
[3]   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论纲 [J].
叶兴庆 .
改革, 2018, (01) :65-73
[4]   国外公共管理视角下韧性城市研究进展与实践探析 [J].
陈玉梅 ;
李康晨 .
中国行政管理, 2017, (01) :137-143
[5]   “乡村复兴”丰富国家治理制度选择 [J].
宁超 .
学习与实践, 2016, (11) :102-109
[6]   社会韧性与经济韧性的关系及建构 [J].
王思斌 .
探索与争鸣, 2016, (03) :4-8+2
[7]   城市韧性:基于国际文献综述的概念解析 [J].
邵亦文 ;
徐江 .
国际城市规划, 2015, 30 (02) :48-54
[9]  
塘约道路[M]. 人民出版社 , 王宏甲, 2016
[10]  
信任[M]. 海南出版社 , (美)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Fukuyama)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