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外逃损害经济增长吗?——对1982年以来中国数据的检验及初步解释

被引:16
作者
贺力平
张艳花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金融系
[2] 中国金融出版社
关键词
资本外逃; 经济增长; 外商投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资本外逃通常被认为有害于一国经济增长 ,尤其当资本外逃规模显著并连续长时间的时候。本文基于多位作者关于近 2 0余年来中国资本外逃连续年份估计数据 ,用两种方法回归了资本外逃对同期内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指数的影响 ,发现并没有任何计量结果表明资本外逃具有显著负作用。本文认为 ,一个可能的解释是 :中国外逃的资本很大一部分是“迂回性”外逃 ,即它们流出后以外资身份流回国内并参与国内经济增长过程。对中国实际利用外商投资来源地区结构的分析、对资本外逃与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性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世界银行的相关统计均支持这一观点。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资本外逃规模的重新估算:1982—1999 [J].
李庆云 ;
田晓霞 .
金融研究, 2000, (08) :72-82
[2]   中国的资本外逃问题研究:1987—1997 [J].
宋文兵 .
经济研究, 1999, (05) :41-50
[3]   国际资本逃避理论及对我国的实证分析 [J].
李心丹 ;
钟伟 .
统计研究, 1998, (06) :38-42
[4]   中国经济对外开放过程中的资金流动 [J].
李扬 .
经济研究, 1998, (02) :14-24
[5]  
中国的开放经济[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英]大卫·沃尔(DavidWall)著, 2002
[6]  
计量经济学基础[M]. 南开大学出版社 , 张晓峒主编, 2001
[7]  
中国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编,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