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态类型区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及有偏演进模式

被引:18
作者
乔丹
陆迁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玉米主产区;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生化技术; 机械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基于2000—2014年17个玉米主产省投入产出面板数据,按照自然地理条件将其划分为北方春播玉米区、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和西北灌溉玉米区4个生态类型区,采用随机前沿函数模型实证分析不同生态类型区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测算不同生态类型区生物化学型技术与机械技术利用效率的变动趋势,定量分析玉米生产技术进步有偏演进模式。结果显示:我国不同生态类型区玉米生产技术效率总体保持较高水平,且呈上升趋势;北方春播玉米区技术效率最高,其次为西北灌溉玉米区、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不同生态类型区技术效率的变化主要受城镇化水平、玉米播种比例以及有效灌溉率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玉米生产技术进步主要以生化型技术进步模式为主,但不同生态类型区生化型与机械型技术效率存在显著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高温干旱对河南局部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及管理对策 [J].
张学林 ;
宋志平 ;
刘天学 ;
杨青华 ;
李潮海 .
河南农业, 2016, (01) :56-57
[2]   中国玉米生产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要素替代——基于超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 [J].
李首涵 .
科技与经济, 2015, 28 (06) :52-57
[3]   收入非农化、土地规模化对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以河北省农户玉米生产为例 [J].
吴天龙 .
科技与经济, 2015, 28 (04) :46-50
[4]   我国玉米产业生产技术效率与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01~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 [J].
王琛 ;
吴敬学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 36 (04) :23-32
[5]   中国15个主产省区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研究 [J].
高建凯 .
西部论坛, 2013, 23 (06) :69-75
[6]   入WTO以来中国玉米生产效率评价——来自全国15个省的面板数据分析 [J].
杨国庆 ;
刘天军 .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40 (03) :217-221
[7]   黑龙江省玉米产量变化与相关因素的分析 [J].
王巍 .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 (07) :28-31
[8]   中国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分析:2001-2008——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J].
赵红雷 ;
贾金荣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1 (05) :56-61
[9]   我国玉米产业技术进步的福利效应分析 [J].
邵飞 ;
陆迁 ;
王昕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 (14) :78-82
[10]   玉米生产的投入产出效率分析——基于吉林省玉米生产的实证研究 [J].
张宏 ;
王振华 ;
姜会明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1, 33 (06) :698-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