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的协商民主:优势、前景与问题

被引:21
作者
杜欢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
关键词
协商民主; 人工智能; 民主成本; 智能协商; 技术统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21 [政治制度];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02 ;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人工智能的发展为民主政治带来了新的技术条件与物质基础,协商民主的发展也必须面对新一轮智能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影响。从实践基础来看,协商民主面临的最大局限,在于通过协商机制来达成共识需要耗费较高的成本,并且要面对社会复杂性的难题。人工智能技术的嵌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协商成本并缓解复杂性难题,从而为民众的诉求提供智能化和精准化的政策供给。这种优势的应用,可以有利于政治数据的有效采集、公共决策的科学分析、协商程序的智能变革等,从而改善协商民主的机制和效果。但是,人工智能对协商民主也带来了相当多的挑战,专家治国、知识鸿沟和技术统治等发展趋势都在消解协商民主的基础。因此,我们应当正视人工智能的双重影响,探索新的技术条件下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优化的可能性和具体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智能+”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N].高奇琦;李阳;.解放日报.2017,
[2]   机器学习与冲突预测——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跨学科视角 [J].
董青岭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7, (07) :100-117+158
[3]   网络社会的兴起与治理变革:中国的问题与出路 [J].
熊光清 .
学习与探索, 2017, (09) :36-44
[4]   社会资本与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J].
韩慧 ;
张跃蠙 .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26 (01) :44-49
[6]   大数据政治学:新信息时代的政治现象及其探析路径 [J].
孟天广 ;
郭凤林 .
国外理论动态, 2015, (01) :46-56
[7]   新媒体时代的民主:传播、监督与隐忧——评约翰·基恩的《民主与媒体衰颓》 [J].
杜欢 .
国外理论动态, 2014, (08) :104-110
[8]   当代中国的协商民主: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 [J].
陈家刚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4, (04) :168-175
[9]   科技风险民主治理的基本观念与原则 [J].
毛宝铭 ;
许志晋 .
理论与改革, 2006, (02) :39-42
[10]   交往合理性与政治哲学之重建 [J].
洪涛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 (04)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