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合理化与本土化

被引:15
作者
叶赋桂
机构
[1]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现代化,合理化,本土化,主体性,传统;
D O I
10.13613/j.cnki.qhdz.000470
中图分类号
K01 [史学的哲学基础];
学科分类号
060203 ; 0603 ; 060301 ;
摘要
现代化研究长期以来无法摆脱西方中心的困扰,这里既有西方政经和文化强权的作用,也有现代化理论建设和创新不足的局限。本文在对现代化理论的批判中提出主体性原则,在批判地吸收韦伯及其它有关现代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透过现代化的种种现象揭示出合理化是现代化的实质内涵。而主体性又必然内在地要求合理化的本土化,正是本土化决定了现代化的进程和成败。因此,现代化就是建立在主体性上的合理化和本土化,主体性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合理化是现代化的实质和核心,本土化是现代化的方式和途径。对于传统与现代、全盘西化等问题,本文也在理论上作了回答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比较现代化.[M].(美)西里尔·E·布莱克(CyrilE.Black)编;杨豫;陈祖洲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2]  
现代化新论.[M].罗荣渠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  
理性化及其限制.[M].苏国勋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4]  
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M].[美]帕森斯 著;梁向阳 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5]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德)韦 伯(Weber;M.)著;于 晓;陈维纲译;.三联书店.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