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对土壤中环境重金属激素铅的吸收效应及污染防治

被引:51
作者
匡少平
徐仲
张书圣
机构
[1] 青岛科技大学应用化学系
[2] 青岛科技大学应用化学系 青岛
[3] 青岛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铅; 土壤; 植物效应; 环境修复;
D O I
10.19672/j.cnki.1003-6504.2002.02.013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土壤中重金属元素铅作为一种危害严重的环境激素物质 ,能导致动物和人体各种生殖、生理异常。水稻盆栽试验表明 ,当土壤中加入不同比例的铅时 (0~ 40 0 0mg/kg) ,基本没有观察到铅对水稻的毒害病症 ,铅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没有明显的宏观影响。但微区调查揭示 ,水稻对土壤中的铅具有强烈的吸收性 ,并可残留在水稻的各个部位 ,且吸收量随土壤中铅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 ;其中根系的吸收性最强 ,是秸杆、籽实的几十至几千倍 ,表明水稻根系为秸杆、籽实对铅的吸收提供了良好的屏障。运用根系对土壤中铅的特殊吸收性 ,可以在铅污染的土壤区通过自然作物栽培 ,并将作物根系从土壤中清除的方法 ,来逐渐达到环境土壤修复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4+49 +49-5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环境农药激素污染与防治 [J].
匡少平 ;
张书圣 ;
不详 .
环境保护 , 2002, (07) :25-26+41
[2]   作物植株残体还田土壤对除草剂的截留作用 [J].
叶常明 ;
郑和辉 ;
王杏君 ;
雷志芳 .
环境科学学报, 2001, (03) :354-357
[3]   污泥用作农肥处置及其环境影响 [J].
徐颖 .
环境污染与防治, 1993, (04) :24-27+17
[4]  
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国家环境保护局主持,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