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江河流域协调机制及对我国发展的启示

被引:18
作者
孙博文 [1 ]
李雪松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
[2]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区域协调机制; 密西西比河; 多瑙河; 莱茵河;
D O I
10.14017/j.cnki.2095-5766.2015.0053
中图分类号
TV212 [水利规划、水电规划]; F127 [地方经济]; D912.6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0202 ; 020202 ; 030108 ;
摘要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支撑带,长江经济带面临着市场分割、产业趋同以及重复建设等问题,因此急需构建跨区域协调机制,从而实现东中西区域的均衡发展。通过对密西西比河流域、莱茵河流域以及多瑙河流域开发与跨流域管理机制进行概括可以发现,国外江河流域跨区域协调机制的亮点在于构建双边及多边合作机制、树立风险管理意识、鼓励公民参与治理、信息数据共享、采用高科技手段以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对于定位于打造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的长江经济带而言,这些都是理应学习和借鉴的成功经验。
引用
收藏
页码:156 / 16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及政府管理创新 [J].
程必定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3 (05) :133-138
[2]   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 [J].
曹明园 ;
尤宏兵 .
国际经济合作, 2006, (01) :15-18
[3]   构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的障碍及对策 [J].
齐峰 ;
张稷锋 .
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01) :19-24+30
[4]  
Distribution of North American ash species in the Drava River basin and Danube basin (Croatia)[J] . Acta Botanica Croatica . 2006 (1)
[5]  
DANUBIA: AN INTEGRATIVE SIMULATION SYSTEM FOR GLOBAL CHANGE RESEARCH IN THE UPPER DANUBE BASIN[J] . Michael Barth,Rolf Hennicker,Andreas Kraus,Matthias Ludwig.Cybernetics and Systems . 2004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