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劳动力市场雇佣关系的演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40
作者
李小瑛 [1 ]
赵忠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
[2]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关键词
雇佣关系; 劳动力市场; 扩展的 Oaxaca-Blinder 分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1 [劳动力];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利用跨度为二十年(1988年到2007年)的微观家计数据,分析了我国城镇地区雇佣关系在经济转型时期从单一固定工向多元灵活雇佣关系转变的过程。将我国城镇地区的雇佣关系分成四种类型,探讨了雇佣关系构成从1988年到2007年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分析发现,从1988年开始,我国的雇佣关系构成中灵活雇佣比重开始逐步上升,到2002年,短期雇佣、无合同雇佣等灵活雇佣形式的比重达到一个较高水平,进入2007年,稳定雇佣关系的比重略有回升。扩展的Oaxaca-Blinder分解所得结果表明,从1995年到2002年,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增强主要受到转型过程中制度变迁等不可观测因素的影响;进入2007年,稳定的雇佣关系比重略有回升,放松管制和市场深化的效应逐渐释放殆尽,特征变量对提高雇佣稳定性的作用开始显现。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不同期限类型劳动合同的工资决定机制及差异——基于中国家庭住户收入调查数据的经验研究 [J].
孙睿君 ;
李子奈 .
财经研究, 2010, 36 (02) :36-47
[2]   劳动合同对于进城务工人员收入影响的有效性分析 [J].
陈祎 ;
刘阳阳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2) :687-712
[3]   非正规就业者的未来 [J].
吴要武 .
经济研究, 2009, 44 (07) :91-106
[4]  
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规模与特征[J]. 吴要武,蔡昉.中国劳动经济学. 2006(02)
[5]   我国转型期城镇非正规就业与非正规经济(1990—2004) [J].
胡鞍钢 ;
赵黎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3) :111-119
[6]  
中国经济转型30年[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蔡昉, 2009
[7]  
转型中的劳动力市场[M].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 ) 卡则斯, 2005
[8]  
Precarious Work, Insecure Workers: Employment Relations in Transition[J] . Kalleberg,Arne L.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 2009 (1)
[9]   Uncertainty and labor contract durations [J].
Rich, R ;
Tracy, J .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4, 86 (01) :270-287
[10]   Why do contractors contract? The experience of highly skilled technical professionals in a contingent labor market [J].
Kunda, G ;
Barley, SR ;
Evans, J .
INDUSTRIAL & LABOR RELATIONS REVIEW, 2002, 55 (02) :234-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