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的贸易条件真的持续恶化了吗?——基于种类变化的再估计
被引:76
作者
:
钱学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钱学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陆丽娟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云湖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勇兵
机构
: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来源
:
管理世界
|
2010年
/ 07期
关键词
:
种类;
扩展的贸易边际;
进出口价格指数;
贸易条件;
贸易利得;
D O I
:
10.19744/j.cnki.11-1235/f.2010.07.004
中图分类号
:
F752 [中国对外贸易];
学科分类号
:
020206 ;
摘要
:
基于固定种类篮子的传统测度方法,由于忽略了贸易品种类变化的重要影响,低估了出口价格指数,高估了进口价格指数,从而导致贸易条件测度出现实质性偏误。本文借鉴新贸易理论和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新近拓展的理论框架,利用HS6位数级双边贸易流量数据,在考虑种类变化的情况下,测算了1995~2004年间中国与40个贸易伙伴的进出口价格指数和贸易条件的变化。我们发现,基于固定种类篮子的传统测度方法,平均而言,确实导致中国的出口价格指数被低估0.93%,进口价格指数被高估0.73%,从而最终导致中国的贸易条件被低估1.63%。在固定种类下,中国的贸易条件确实恶化了0.5%,但考虑种类变化的实际贸易条件大约改善了1.36%。其政策含义在于,中国的贸易增长结构应尽快转向扩展的贸易边际,以提升贸易品的种类,进而有效维护中国的贸易利得。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及其因素决定
[J].
钱学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钱学锋
;
熊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熊平
.
经济研究,
2010,
45
(01)
:65
-79
[2]
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波动性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满盈
.
世界经济,
2008,
(12)
:28
-36
[3]
中国贸易条件变化和波动情况的经验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满盈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邓晓虹
.
当代经济科学,
2008,
(05)
:44
-48+125
[4]
企业异质性、贸易成本与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
[J].
钱学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钱学锋
.
管理世界,
2008,
(09)
:48
-56+66+187
[5]
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变动的实证研究:1995—2006年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汪素芹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史俊超
.
财贸经济,
2008,
(08)
:90
-94+129
[6]
我国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关系的再探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先锋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厚俊
.
国际贸易问题,
2006,
(08)
:12
-17
[7]
1994-2002年中国贸易条件的实证研究
[J].
林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林丽
;
张素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张素芳
.
国际贸易问题,
2005,
(11)
:17
-21
[8]
总体趋于恶化——中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分析
[J].
赵玉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研究院
赵玉敏
;
郭培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研究院
郭培兴
;
王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研究院
王婷
.
国际贸易,
2002,
(07)
:18
-25
[9]
Optimal Tariffs and Market Power: The Evidence[J] . Christian Broda,Nuno Lim?o,David E. Weinstei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08 (5)
[10]
Exploring the intensive and extensive margins of world trade
[J].
Felbermayr, Gabriel J.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 Tubingen, D-72074 Tubingen, Germany
Univ Tubingen, D-72074 Tubingen, Germany
Felbermayr, Gabriel J.
;
Kohler, Wilhelm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 Tubingen, D-72074 Tubingen, Germany
Univ Tubingen, D-72074 Tubingen, Germany
Kohler, Wilhelm
.
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
2006,
142
(04)
:642
-674
←
1
2
→
共 15 条
[1]
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及其因素决定
[J].
钱学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钱学锋
;
熊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熊平
.
经济研究,
2010,
45
(01)
:65
-79
[2]
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波动性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满盈
.
世界经济,
2008,
(12)
:28
-36
[3]
中国贸易条件变化和波动情况的经验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满盈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邓晓虹
.
当代经济科学,
2008,
(05)
:44
-48+125
[4]
企业异质性、贸易成本与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
[J].
钱学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钱学锋
.
管理世界,
2008,
(09)
:48
-56+66+187
[5]
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变动的实证研究:1995—2006年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汪素芹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史俊超
.
财贸经济,
2008,
(08)
:90
-94+129
[6]
我国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关系的再探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先锋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厚俊
.
国际贸易问题,
2006,
(08)
:12
-17
[7]
1994-2002年中国贸易条件的实证研究
[J].
林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林丽
;
张素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张素芳
.
国际贸易问题,
2005,
(11)
:17
-21
[8]
总体趋于恶化——中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分析
[J].
赵玉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研究院
赵玉敏
;
郭培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研究院
郭培兴
;
王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研究院
王婷
.
国际贸易,
2002,
(07)
:18
-25
[9]
Optimal Tariffs and Market Power: The Evidence[J] . Christian Broda,Nuno Lim?o,David E. Weinstei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08 (5)
[10]
Exploring the intensive and extensive margins of world trade
[J].
Felbermayr, Gabriel J.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 Tubingen, D-72074 Tubingen, Germany
Univ Tubingen, D-72074 Tubingen, Germany
Felbermayr, Gabriel J.
;
Kohler, Wilhelm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 Tubingen, D-72074 Tubingen, Germany
Univ Tubingen, D-72074 Tubingen, Germany
Kohler, Wilhelm
.
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
2006,
142
(04)
:642
-674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