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测度及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24
作者
展亚荣
盖美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滨海旅游地; 社会-生态系统; 恢复力; 可变模糊识别; 协调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基于恢复力视角,从脆弱性和应对能力两个层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对辽宁省滨海旅游地2006—2015年的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进行测度,揭示其时序变化与空间差异特征,并对各子系统相互作用机制及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大连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其他均处于中等水平。社会子系统恢复力上升趋势较为平稳,经济子系统具有一定波动性,生态子系统恢复力较低且增速缓慢。系统总恢复力受社会、经济子系统影响较大,但长远来看生态子系统恢复力的提升最为关键。(2)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社会-经济三类二元系统协调发展度以波动上升为主,三元系统协调发展度则与二元系统协调发展度的变化密切相关,空间维度上以大连最高,盘锦和营口最低。
引用
收藏
页码:158 / 1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西南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及协调发展分析——以云南省德宏州为例 [J].
许明军 ;
杨子生 .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 (10) :1726-1738
[2]   山东省旅游-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分析 [J].
李悦铮 ;
徐凯 ;
王凯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6, 35 (04) :99-103+109
[3]   南京城市历史街区社会-生态环境与旅游开发耦合协调分析 [J].
沈苏彦 ;
艾丽君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6, 35 (02) :108-112
[4]   旅游地社会-生态子系统恢复力比较分析——以浙江省淳安县为例 [J].
王群 ;
陆林 ;
杨兴柱 .
旅游学刊, 2016, 31 (02) :116-126
[5]   旅游社区恢复力研究:源起、现状与展望 [J].
郭永锐 ;
张捷 ;
张玉玲 .
旅游学刊, 2015, 30 (05) :85-96
[6]   基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水平评价 [J].
王泽宇 ;
郭萌雨 ;
孙才志 ;
李博 .
资源科学, 2015, 37 (03) :534-545
[7]   国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进展与启示 [J].
王群 ;
陆林 ;
杨兴柱 .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 (05) :894-908
[8]   社会生态系统及脆弱性驱动机制分析 [J].
余中元 ;
李波 ;
张新时 .
生态学报, 2014, 34 (07) :1870-1879
[9]   辽宁沿海经济带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 [J].
王宇飞 ;
盖美 ;
耿雅冬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3, (02) :96-102
[10]   西藏旅游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 [J].
陈娅玲 ;
杨新军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2 (05) :827-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