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成长战略新视角:复合基础观的概念、内涵与方法

被引:87
作者
陆亚东 [1 ,2 ]
孙金云 [3 ]
机构
[1]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
[2] 美国迈阿密大学管理系
[3] 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系
关键词
复合基础观; 战略管理; 新兴市场;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3.10.009
中图分类号
F272.1 [预测];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已经从关注外部产业组织结构向内部如何构建核心竞争力转变。然而,对于那些新兴市场国家中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而言,它们的竞争优势却未必是由显性的核心竞争力带来,而更有可能是由其对企业拥有的或从外部可购买的资源,通过创新、整合的方式进行使用,从而创造出独特的竞争优势或发展路径,我们称之为"复合基础观"。本文对复合基础观的内涵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复合式能力提升的"LEARN"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7+141+187 +141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关键影响因素动态演化的实地研究——基于广州12家企业个案现场访谈数据的质性分析 [J].
王朝辉 ;
陈洁光 ;
黄霆 ;
程瑜 .
管理世界, 2013, (06) :111-127
[3]   双元能力促进企业服务敏捷性——海底捞公司发展历程案例研究 [J].
郑晓明 ;
丁玲 ;
欧阳桃花 .
管理世界, 2012, (02) :131-147+188
[4]   参与全球生产网络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提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出口复杂度的分析 [J].
邱斌 ;
叶龙凤 ;
孙少勤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01) :57-67
[5]   加工配套企业升级模式及行动特征——基于企业动态能力的分析视角 [J].
宣烨 ;
孔群喜 ;
李思慧 .
管理世界, 2011, (08) :102-114
[6]   中国领导力本土化发展研究:现状分析与建议 [J].
曹仰锋 ;
李平 .
管理学报, 2010, 7 (11) :1704-1709
[8]   中国发展加工贸易中要素的优劣势分析 [J].
韩润娥 ;
赵峰 .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 (01) :50-51+103
[9]   产品多元化、国际化与公司绩效——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薛有志 ;
周杰 .
南开管理评论, 2007, (03) :77-86
[10]   社会资本和公司企业家精神与绩效的关系: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江苏与广东新兴企业的实证研究 [J].
蒋春燕 ;
赵曙明 .
管理世界, 2006, (10) :90-9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