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生态农业与人地关系协调—以酒泉地区为例

被引:10
作者
刘普幸
孙小舟
不详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兰州甘肃
[3] 兰州甘肃
关键词
酒泉地区; 生态经济; 生态农业; 人地关系;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4.01.002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干旱区农业在我国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近几十年来在其发展中遇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主要表现为干旱缺水、环境污染严重、土地质量下降、人口素质低和人口密度严重超标等 ,导致人地关系极不和谐。本文从实际出发 ,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 ,提出发展生态农业以促进干旱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方向和策略 [J].
刘彦随 ;
吴传钧 ;
鲁奇 .
地理科学, 2002, (04) :385-389
[2]   “软工程”战略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J].
杨建国 ;
聂华林 .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75-79
[3]   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及合理利用的几个问题 [J].
樊自立 ;
马映军 .
干旱区研究, 2000, (03) :6-11
[4]   山东省发展高效棉业的对策 [J].
沈法富 .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99, (04) :62-65
[5]   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现代化 [J].
李惠英 ;
崔振水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1999, (04) :42-45
[6]   国内外设施栽培综合环境控制技术及其发展 [J].
顾寄南 ;
毛罕平 ;
不详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1999, (03) :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