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0 条
中国高铁建设与沿线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机制与实证检验
被引:43
作者:
马红梅
[1
,2
]
郝美竹
[1
]
机构:
[1]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2] 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
来源:
关键词:
高铁;
集聚租金;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双重差分模型;
最小生成树;
D O I:
10.13269/j.cnki.ier.2020.01.008
中图分类号:
F532.8 [地方铁路运输经济];
F719 [服务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摘要:
在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分析框架下,基于集聚租金的视角重新探讨了高铁建设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及内在机制。首先,将中国高铁开通视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85个地级市2007—2016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铁的开通积极地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借助构建最小生成树作为工具变量排除了潜在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其次,引入交通可达度、市场准入以及市场一体化指标作为集聚租金的替代变量,发现高铁开通直接提高城市交通便利度,继而提高市场准入,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最终增加了集聚租金,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在高铁沿线城市的集聚。最后,高铁开通对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着极大的助推效果,而对于原本就具备趋近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的特大城市和沿海城市来说,交通可达度所带来的集聚效果一般。此外,当高铁站与城市中心之间的距离超过30公里时,高铁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正向影响消失。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13
页数:1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