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金融排斥的衡量及原因探析

被引:18
作者
祝英丽 [1 ]
刘贯华 [1 ]
李小建 [1 ,2 ]
机构
[1]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2] 河南财经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金融排斥; 中部地区; 因子分析; 银行业综合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7 [地方金融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讨论了金融排斥的概念、衡量及影响因素,并以中部地区为例,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中部县级单位的银行业综合指数。结果显示:中部地区各地银行业发展水平差别巨大;市辖区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市银行业发展水平高;超过2/3的中部县市银行业发展水平低于平均水平。界定银行业综合指数低于平均水平一半的单位为金融排斥区,存在金融排斥的县市主要分布在传统农业区、高原、山地或丘陵等自然条件差和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经济总体水平低、农村人口多、第一产业产值高、第三产业不发达的县市,容易形成金融排斥。宏观政策的放宽、银行业制度变迁和银行业现代企业体制的建立是造成金融排斥的直接原因。发展经济的同时,从银行业制度和企业制度方面寻找对策,解决金融排斥,促进中部崛起。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国外金融排除研究新进展 [J].
徐少君 ;
金雪军 .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8, (09) :86-91
[2]   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研究 [J].
许圣道 ;
田霖 .
金融研究, 2008, (07) :195-206
[3]   金融排斥性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失衡 [J].
何德旭 ;
饶明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7, (05) :54-60+66
[4]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金融排斥 [J].
田霖 .
工业技术经济, 2007, (07) :136-137+156
[5]   我国金融排除空间差异的影响要素分析 [J].
田霖 .
财经研究, 2007, (04) :107-119
[6]   西方金融地理学研究进展及其启示 [J].
武巍 ;
刘卫东 ;
刘毅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4) :19-27
[7]   中国金融发展的地区差距状况分析(1978—1999) [J].
周立 ;
胡鞍钢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2) :60-74
[8]   转轨经济中的非均衡区域金融格局与中国金融运行 [J].
巴曙松 .
改革与战略, 1998, (04) :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