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大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因——一个理论模型及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被引:40
作者
欧阳峣
张杰飞
机构
[1] 湖南商学院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动因; Harris-Todaro模型; 新经济地理模型; VAR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Harris-Todaro模型考虑了城市失业问题,却否认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且不能内生决定城乡收入差距和劳动力转移;而新经济地理模型可内生决定区域间收入差距和劳动力转移,但未考虑城市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且其结论缺乏政策含义。本文将二者结合,同时赋予农村剩余劳动力假设,并考虑中国户籍制度所导致的迁移成本,通过所建立的内生劳动力转移模型的推演表明:非农产品消费比重提高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动因,迁移成本下降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本文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分析验证了该结论,由此得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加快以户籍制度为中心的综合制度改革等政策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基于拉尼斯—费模型的民营部门出口贸易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的实证分析 [J].
刘志忠 ;
贺彩银 ;
王耀中 .
中国农村经济, 2007, (10) :40-45
[2]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基于中国1978—2004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J].
程名望 ;
史清华 .
经济学家, 2007, (05) :49-54
[3]   专业化产业集聚、空间成本与区域工业化 [J].
何雄浪 ;
李国平 .
经济学(季刊), 2007, (04) :1021-1040
[4]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与障碍的一种解释 [J].
程名望 ;
史清华 ;
徐剑侠 .
经济研究, 2006, (04) :68-78
[5]   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经济理论与政策——统筹城乡发展的洛伦兹分析 [J].
李陈华 ;
柳思维 .
中国软科学, 2006, (03) :30-41
[6]   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及实证分析 [J].
李勋来 ;
李国平 .
财经研究, 2005, (06) :78-85
[7]   我国户籍制度下的劳动力转移 [J].
李晓春 ;
马轶群 .
管理世界, 2004, (11) :47-52+155
[8]   偏好、技术与工业化 [J].
朱希伟 .
经济研究, 2004, (11) :96-106
[10]   论收入差距对中国乡城迁移决策的影响 [J].
朱农 .
人口与经济, 2002, (05)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