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

被引:254
作者
吴玉鸣
徐建华
机构
[1]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系
[2]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系 广西桂林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上海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 集聚; 空间相关性; Moran指数; 时空数据(PanelData)模型;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4.06.003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运用空间统计和计量经济学MoranI指数法及时空数据(PanelData)模型分析了中国31个省级区域经济增长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在地理空间上存在集聚现象,区域经济增长在时空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效应,忽视空间效应将造成模型设定的偏差和计量结果的非科学性;②空间相关以及由此带来的国际国内贸易及外资等经济活动频繁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31个省域区际经济增长的空间不均衡,空间集聚使得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地理区位(距离)产生的空间成本降低,但地理特征将深刻作用于区域经济增长空间集聚的中心和外围关系;③外商直接投资、国际与区际贸易、人力资本、技术创新等因素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重要,但它却不能轻易改变经济地理的规则,经济增长因素在地理空间上的非均衡集聚导致了迥然不同的区域经济增长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654 / 65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20世纪90年代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 [J].
杨晓光 ;
樊杰 ;
赵燕霞 .
地理学报, 2002, (06) :701-708
[2]   “新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分异与对立 [J].
顾朝林 ;
王恩儒 ;
石爱华 .
地理学报, 2002, (04) :497-504
[3]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模型评介 [J].
刘安国 ;
杨开忠 .
经济学动态, 2001, (12) :67-72
[4]   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 [J].
李小建 ;
乔家君 .
地理学报, 2001, (02) :136-145
[5]  
高等计量经济学[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李子奈,叶阿忠编著, 2000
[6]  
中国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 编, 1988
[7]   Analysing regional industrialis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using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J].
Huang V. ;
Leung Y.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ystems, 2002, 4 (2) :233-249
[8]  
The Contiguity Ratio and Statistical Mapping[J] . The Incorporated Statistician . 195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