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河流域生态脆弱性成因辨识

被引:18
作者
王让会
张惠珍
马映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卫生防疫站,新疆资源环境中心新疆乌鲁木齐
关键词
和田河流域; 生态脆弱性; 成因; 耦合;
D O I
10.16152/j.cnki.xdxbzr.2003.01.029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文献资料和野外考察,认为和田河流域的脆弱生态环境是长期的自然作用过程及人类活动干预下形成的。自然地理要素有脆弱性的一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生态环境退化的进程。和田河流域脆弱生态环境是水、植被环境恶化导致的生态平衡失调形成的。总体表现为以荒漠化为主体的环境问题日益加剧,并通过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干旱、风沙、盐碱、洪灾等表现出来。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和田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属中等脆弱。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研究.[M].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  
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水资源评价与利用.[M].中国科学院塔克拉玛干沙漠综合科学考察队编;.科学出版社.1993,
[3]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脆弱带的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J].
王让会 ;
宋郁东 ;
樊自立 ;
游先祥 .
环境科学, 2001, (02) :7-11
[4]   西部干旱区内陆河流域脆弱生态环境研究进展——以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为例 [J].
王让会 ;
游先祥 .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01) :39-44
[5]   中国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 [J].
陈仲新 ;
张新时 .
科学通报, 2000, (01) :17-22+113
[6]   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异特征 [J].
王根绪 ;
程国栋 .
地理科学, 1998, (04) :6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