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社会治理·社会回应机制链

被引:20
作者
戚攻
机构
[1] 重庆行政学院社会学部
关键词
社会转型; 社会治理; 社会回应机制链;
D O I
10.13718/j.cnki.xdsk.2006.06.023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在全球化多元共生、开放、回应与同构的趋势中,中国社会转型与西方社会转型因社会主义制度因素的嵌入而具有非同源性,但中国因工业化、现代化的使然,仍引发了社会结构的重构和具有现代性特质的社会分化开始,并凸显出我国传统的政府与社会高度合一管制模式的内生性冲突。因而在社会转型情境中建设和谐社会,不仅需要重设动力机制、社会机制,而且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制度安排还需要建立一套不断完善的社会机制链才能持续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促进与实现社会的和谐。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社会发展理论与社会发展战略.[M].贾高建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2]  
另一只看不见的手.[M].李培林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  
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M].景天魁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 著;刘丕坤 译.人民出版社.1979,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2,
[6]   对"和谐"命题研究的十二方面拓展 [J].
戚攻 .
河北学刊, 2005, (02) :5-11
[7]   论“共同治理”中的“社会回应” [J].
戚攻 .
探索, 2004, (04) :41-44
[8]   转型期的制度推进:支持性制度化与修复性制度化 [J].
戚攻 .
理论学刊, 2003, (04) :107-11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