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网络下的长三角旅游交通格局及联系研究

被引:75
作者
穆成林
陆林
黄剑锋
汪莹
邓洪波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高铁; 交通格局; 旅游经济联系; 空间格局; 长三角;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5.12.027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F532.8 [地方铁路运输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以长三角区域16个城市之间的最短旅行时间和运营频次及2010—2012年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数为基础数据,通过可达性、赫希曼—赫芬达尔、集中化等指标测度高铁网络下区域铁路旅游交通可达性和交通流的空间格局。利用高铁下区域城市之间的最短旅行时间修正引力模型,综合测度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总量、方向,识别高铁网络下的长三角旅游经济联系格局。结果表明:1高铁网络的建设完善,整体提升各城市的旅游交通可达性,产生了区位叠加、时空收敛的效应,可达性空间格局趋于均衡。区域铁路交通流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以上海为中心北翼较密集南翼较稀疏的特征,北翼交通门户功能突出,上海为连接南北翼的枢纽,南翼得到高铁交通流的补给,交通功能提升。2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呈现出上海为主核心,南京、杭州为副核心的特征。总量上呈现出上海为中心北密南疏的特征。方向上呈现出核心城市指向性和空间区位邻近指向性的特征。研究表明,高铁网络下长三角旅游经济发展呈现出上海为主核心,南京、杭州为副核心,南北两翼各自相互抱团的空间分布特征,构成"一主两副双翼"的经济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193 / 20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2 条
[1]   高速铁路对长江三角洲空间联系格局演化的影响 [J].
陈建军 ;
郑广建 ;
刘月 .
经济地理, 2014, 34 (08) :54-60+67
[2]   基于城际轨道交通流的珠三角城市区域功能多中心研究 [J].
冯长春 ;
谢旦杏 ;
马学广 ;
蔡莉丽 .
地理科学, 2014, 34 (06) :648-655
[3]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际竞合空间格局分析——基于城市竞争力与空间相互作用的视角 [J].
王涛 ;
曾菊新 .
热带地理, 2014, 34 (03) :390-398
[4]   国外高铁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动态 [J].
贾善铭 ;
覃成林 .
人文地理, 2014, 29 (02) :7-12
[5]   集聚视角下高速铁路与城市发展 [J].
陈建军 ;
郑广建 .
江淮论坛, 2014, (02) :37-44
[6]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对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城市经济联系的影响研究 [J].
孙海燕 ;
陆大道 ;
孙峰华 ;
冯世斌 .
地理科学, 2014, 34 (02) :147-153
[7]   国外高速铁路空间经济效应研究进展及启示 [J].
丁嵩 ;
李红 .
人文地理, 2014, (01) :9-14
[8]   城市居民出游的高铁选乘行为意向的形成机理——以长沙市为例 [J].
许春晓 ;
姜漫 .
人文地理, 2014, 29 (01) :122-128
[9]   京沪高铁对主要站点旅游流时空分布影响 [J].
汪德根 .
旅游学刊, 2014, 29 (01) :75-82
[10]   武广高速铁路对湖北省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影响 [J].
汪德根 .
地理研究, 2013, 32 (08) :1555-1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