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与东盟区域经贸合作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

被引:4
作者
张虹
机构
[1]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区域经贸合作; CAFTA; 社会网络分析; 结构洞; 中心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F752.7 [与各国贸易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6 ;
摘要
通过中心度、结构洞、核心/边缘、国际贸易网络图和凝聚子群等网络分析法分析中国参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产生的影响和所处的地位,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在CAFTA中的地位迅速提高,各项指标都处于首位;随着中国的加入,其他成员国家的各项指标也有所提高;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凝聚力持续加强,各国之间平均度数中心度、平均特征向量中心度提升明显,中介中心度分布更加均匀,贸易网络联系更加密切。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基于社会网络的国际原油贸易格局演化研究 [J].
刘建 .
国际贸易问题, 2013, (12) :48-57
[2]   基于复杂网络的国际铁矿石贸易演变规律研究 [J].
郝晓晴 ;
安海忠 ;
陈玉蓉 ;
高湘昀 .
经济地理, 2013, 33 (01) :92-97
[4]   入世以来我国在国际贸易中角色地位变化的实证研究——以社会网络分析为方法 [J].
张勤 ;
李海勇 .
财经研究, 2012, 38 (10) :79-89
[5]   2000-2009年世界贸易格局的社会网络分析 [J].
陈银飞 .
国际贸易问题, 2011, (11) :31-42
[6]   国际贸易网络拓扑结构的演化 [J].
段文奇 ;
刘宝全 ;
季建华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8, (10) :71-75+81
[7]  
国际贸易网络测度与演化研究[D]. 刘宝全.上海交通大学. 2007
[8]  
整体网分析讲义[M]. 格致出版社 , 刘军,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