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祁连山地区云量的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22
作者:

陈少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白银市气象局 甘肃省白银市气象局

董安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白银市气象局

贺红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白银市气象局 甘肃省白银市气象局
机构:
[1] 甘肃省白银市气象局
[2]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祁连山;
云量;
影响因子;
D O I:
10.19517/j.1671-6345.2007.01.017
中图分类号:
P426.5 [云];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祁连山区4个测站1961~2000年1~12月平均总云量资料,采用合成分析、相关分析和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40年来祁连山区云量与大环流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祁连山区云量主要受副热带高压、中纬度经(纬)向环流、高原季风和太阳变动影响。当副高面积增大,向北扩展,中纬度纬向环流增强,促使副热带高空锋区北移,冷暖空气在祁连山区交绥次数减少,造成祁连山区云量减少,反之云量增多;高原夏季风强(弱),造成祁连山区云量偏多(少);当太阳活动强烈时,高原近地面大气层易出现热低压,祁连山湿润下垫面和热低压结合,促使对流云增多。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气候变暖对甘肃农业的影响
[J].
刘德祥
;
董安祥
;
薛万孝
;
张平兰
;
费晓玲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2)
:49-58

刘德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中心气象台,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气象信息网络中心,兰州中心气象台,兰州中心气象台甘肃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甘肃,甘肃,甘肃,甘肃

董安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中心气象台,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气象信息网络中心,兰州中心气象台,兰州中心气象台甘肃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甘肃,甘肃,甘肃,甘肃

薛万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中心气象台,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气象信息网络中心,兰州中心气象台,兰州中心气象台甘肃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甘肃,甘肃,甘肃,甘肃

张平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中心气象台,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气象信息网络中心,兰州中心气象台,兰州中心气象台甘肃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甘肃,甘肃,甘肃,甘肃

费晓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中心气象台,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气象信息网络中心,兰州中心气象台,兰州中心气象台甘肃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甘肃,甘肃,甘肃,甘肃
[2]
干旱与可持续发展及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J].
邓振镛
;
董安祥
;
郝志毅
;
张毅
;
尹宪志
.
气象科技,
2004, (03)
:187-190

邓振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气象局兰州,兰州,兰州,兰州,兰州

董安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气象局兰州,兰州,兰州,兰州,兰州

郝志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气象局兰州,兰州,兰州,兰州,兰州

张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气象局兰州,兰州,兰州,兰州,兰州

尹宪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气象局兰州,兰州,兰州,兰州,兰州
[3]
河西走廊东部气候变化及资源利用对策
[J].
张惠玲
;
杨晓玲
;
梁从虎
;
刘明春
.
气象科技,
2004, (02)
:101-104

张惠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武威市气象局

杨晓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武威市气象局

梁从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武威市气象局

刘明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武威市气象局
[4]
中国地区云的气候特征分析
[J].
刘洪利
;
朱文琴
;
宜树华
;
李维亮
;
陈隆勋
;
白立杰
.
气象学报,
2003, (04)
:466-473+517

刘洪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朱文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宜树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李维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陈隆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白立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5]
中国西北现代气候变化事实与未来趋势展望
[J].
李栋梁
;
魏丽
;
蔡英
;
张存杰
;
冯建英
;
杨青
;
袁玉江
;
董安祥
.
冰川冻土,
2003, (02)
:135-142

李栋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建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杨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袁玉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董安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6]
中国西北地区云时空分布特征的初步分析
[J].
宜树华
;
刘洪利
;
李维亮
;
刘煜
.
气象,
2003, (01)
:7-11

宜树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刘洪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李维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刘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7]
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黄河流域降水的可能变化
[J].
刘晓东
;
安芷生
;
方建刚
;
陈广善
.
地理科学,
2002, (05)
:513-519

刘晓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陕西省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陕西西安,陕西西安,陕西西安,陕西西安

安芷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陕西省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陕西西安,陕西西安,陕西西安,陕西西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8]
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
[J].
施雅风
;
沈永平
;
胡汝骥
.
冰川冻土,
2002, (03)
:219-226

施雅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沈永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胡汝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9]
利用ISCCP资料分析青藏高原云气候特征
[J].
刘瑞霞
;
刘玉洁
;
杜秉玉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2, (02)
:226-234

刘瑞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电子工程系,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南京气象学院电子工程系江苏南京,北京,江苏南京

刘玉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电子工程系,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南京气象学院电子工程系江苏南京,北京,江苏南京

杜秉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电子工程系,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南京气象学院电子工程系江苏南京,北京,江苏南京
[10]
青藏高原地区的总云量——地面观测、卫星反演和同化资料的对比分析
[J].
王可丽
;
江灏
;
陈世强
.
高原气象,
2001, (03)
:252-257

王可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

江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