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欧盟成员国与中国的关系发展:一项初步的尝试

被引:2
作者
陈志敏
彭重周
机构
[1]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欧盟; 成员国; 中欧关系; 欧债危机; 《里斯本条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22 [对外关系]; D814.1 [区域性组织和会议];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中国和欧盟之间存在着双层关系:中国和欧盟机构的关系,以及中国和各个欧盟成员国的关系。欧债危机后,欧盟外交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再国家化"的现象,中国和欧盟各成员国的关系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本文将尝试对中国与27个成员国的关系水平进行测量。在经济关系方面,我们选取了对华贸易、对华投资和金融关系三个主要指标;在政治关系方面,我们选取了双边关系定位、外交互动、军事交流和欧盟国家的达赖政策这四个指标。通过对各个指标进行赋值,我们把27个成员国分为五个大组:主要政经伙伴组、较高政治关系组、较高经济关系组、偏低政经关系组、较低政治关系组。在此基础上,我们也试图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35+3 +3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中国与欧盟关系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张利华, 2012
[2]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德国及中德关系[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刘立群, 2011
[3]  
中法关系史[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杨元华著, 2006
[4]  
百年中英关系[M]. 世界知识出版社 , 朱立群, 2006
[5]  
百年中德关系[M]. 世界知识出版社 , 潘琪昌, 2006
[6]  
中葡关系史[M]. 黄山书社 , 黄庆华著, 2006
[7]  
中国与西班牙关系史[M]. 大象出版社 , 张铠著, 2003
[8]  
The Scramble for Europe,. GODEMENT, FRAN OIS,PARELLO-PLESNER, JONAS,RICHARD,ALICE. . 2011
[9]  
"European Foreign Policy Scorecard 2012". Justin Vasse,Hans Kundnan i. . 2012
[10]  
"A More Ambitious Europe?". Stefan Lehne. European Voice .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