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征地过程中的土地增值测算

被引:24
作者
陈莹 [1 ]
谭术魁 [1 ]
张安录 [2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土地征收; 土地增值收益; 武汉市;
D O I
10.13708/j.cnki.cn11-2640.2009.12.005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研究目的:分析征地过程中土地增值及其来源,为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保障农民权益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在征地过程中,武汉市各区域的土地增值及分配差异明显,主城区的土地增值额、自然增值额和人工增值额均高于近郊区;除江夏区,其他区域的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了土地增值的收益分配,而江夏区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仅得到原农业用途的补偿。研究结论:规范的土地市场与完善的政府职能有利于消除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导致的扭曲土地价值增值;明确土地增值来源,有利于土地增值收益在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各级政府和开发商中的合理分配。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土地非农化过程中的收益分配及其合理性评价——以河北省涿州市为例 [J].
梁爽 .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 (01) :4-8
[2]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创新与改革 [J].
邓宏乾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05) :42-49
[3]   土地征用增值收益分配利益失衡的思考与建议 [J].
张素兰 ;
高成凤 ;
于丽娟 .
农村经济, 2008, (09) :20-22
[4]   武汉市农地非市场价值评估 [J].
蔡银莺 ;
张安录 .
生态学报, 2007, (02) :763-773
[5]   经济转型期土地征收增值收益形成机理及其分配 [J].
马贤磊 ;
曲福田 .
中国土地科学, 2006, (05) :2-6+12
[6]   不同农村土地非农化模式的利益分配机制比较研究 [J].
罗丹 ;
严瑞珍 ;
陈洁 .
管理世界, 2004, (09) :87-96+116
[7]  
对于农地转非自然增值分配若干问题的基本认识[N]. 吕亚荣.中国经济时报. 2007 (008)
[8]  
征用农地应秉持“涨价归农”原则[N]. 郑振源.中国经济时报. 2006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