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治理模式的演进与创新——兼论“九龙治水”模式作为互联网治理制度的重要意义

被引:32
作者
方兴东
机构
[1]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管理; 互联网治理; 社会化治理体系; 多利益相关方; “九龙治水”模式;
D O I
10.16619/j.cnki.rmltxsqy.2016.06.005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30103 ;
摘要
中国的互联网治理常常受到外界的批评和曲解。事实上,随着互联网的良性健康发展和繁荣兴旺,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互联网治理模式。在中国互联网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互联网是大势所趋""发展是硬道理"是我国政府自上而下一贯的共识,"先发展,后管理"成为各个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隐性指导思想。中国互联网因而有幸从一开始就超越单一主管部门集中控制的传统管理模式,形成多部门、去中心化的社会化的管理体系。可以说,内在的制度创新与突破是中国互联网走向成功的关键,也是中国特色的互联网治理机制的成功经验和智慧结晶所在。中国特色的互联网治理模式已经初步形成,与其一起成长起来的政府体制内的管理人才队伍,将是网络时代新的国家治理创新的宝贵财富。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75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习近平的网络观及其现实意义 [J].
吴韬 .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5, 16 (04) :29-32
[2]   对20年来我国互联网新闻信息管理制度的考察 [J].
张文祥 ;
周妍 .
新闻记者, 2014, (04) :37-46
[3]   互联网法律规制的若干问题探讨 [J].
张平 .
知识产权, 2012, (08) :3-16+2
[4]   试析互联网治理的概念、机制与困境 [J].
蒋力啸 .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11, 13 (03) :34-38
[5]   感知国家话语下市场话语的脉动——我国网络新媒体管理政策的宏观思考 [J].
高宏存 ;
于正 .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 (06) :31-37
[6]   我国互联网内容管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J].
任丙强 ;
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课题组 .
信息网络安全, 2007, (10) :33-36
[7]   我国信息化法制建设的现状与建议 [J].
旷野 ;
欧阳武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7, (03) :84-89
[8]   我国互联网管理模式及其特征 [J].
钟瑛 .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2) :31-35
[10]   制度创新与政府功能 [J].
毛寿龙 .
浙江学刊, 1995, (05) :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