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4~7日淮河流域特大暴雨等熵位涡分析

被引:16
作者
徐晶
王东生
杨克明
机构
[1] 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中心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特大暴雨; 等熵位涡分析; 垂直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等熵位涡理论对 2 0 0 3年江淮梅雨期 7月 4~ 7日淮河流域特大暴雨进行了天气动力诊断分析。发现 :等熵面上的西风急流将高位涡向下游输送 ,强西北气流穿越等压线形成强下沉气流 ,将高层和高纬的高等熵位涡向南输送 ,使得强降雨区维持高等熵位涡 ,是强雨带持续的重要原因。等熵位涡高值区与强暴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并具有预报指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青藏高原高空流型对西太平洋台风路径影响的诊断分析 [J].
徐晶 ;
陈联寿 ;
徐祥德 .
应用气象学报, 1999, (04) :410-420
[2]   等熵面位涡图上阻塞过程的演变特征 [J].
张绍晴 ;
陈久康 ;
雷兆崇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3, (02) :221-225
[3]   高原北侧降水过程的等熵位涡分析 [J].
李立 .
高原气象 , 1992, (03) :267-274
[4]   侵入青藏高原冷空气过程的等熵位涡分析 [J].
赵其庚 .
气象, 1990, (06) :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