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性、双向外包与企业研发决策: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

被引:3
作者
朱廷珺 [1 ]
李宏兵 [2 ]
机构
[1] 兰州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企业异质性; 双向研发外包; 全要素生产率; 吸收能力; 工序外包;
D O I
10.14116/j.nkes.2012.03.006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的假定,将双向外包模型引入到经典的企业研发决策的分析框架,明确划分了国内研发外包、国际研发外包和双向研发外包的研发模式,重新界定了企业研发的异质性指标,拓展了相关理论模型。研究表明,以企业TFP和技术吸收能力衡量的研发效率的异质性是影响企业研发决策的重要因素。同时运用我国1999—2008年36个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基于DEA Malmquist方法测算了分行业的TFP值,并验证了模型结论对中国的适用性。实证结果表明,具有较高TFP和技术吸收能力的企业,会选择双向研发外包,其次会选择国际研发外包,较低的会选择国内研发外包。我国企业应重视自主研发、外部知识溢出和示范效应,加强国际研发合作,以提升创新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5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R&D Outsourcing forFirms’’Innovativeness. Garcia-Vega,M,Huergo,E. . 2011
[2]  
Grossman and Esteban Rossi-Hansberg.Trading Tasks:A Simple Theory of Offshor-ing. Gene M. The American Economist . 2008
[4]   外包与技术转移:基于发展中国家异质性模仿的分析 [J].
张杰 ;
李勇 ;
刘志彪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4) :1261-1286
[5]  
Why do Firms Conduct Bi-sourcing?. Du Julan,Lu Yi,Tao Zhigang. Economics Letters . 2006
[6]  
Bi-sourcing in the Global Economy. Du Julan,Lu Yi,Tao Zhigang.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Economics . 2009
[7]  
Bi-sourcing in the Global Economy. Du Julan,Lu Yi,Tao Zhigang. . 2005
[8]  
Strategic Bi-sourcing. Beladi Hamid,Mukherjee Arijit. TheUniversity of NottinghamDiscussion Papers in Economics . 2008
[9]   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动因、地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陈健 ;
徐康宁 .
经济学(季刊), 2009, 8 (03) :871-890
[10]   企业的研发外包:一个综述 [J].
费方棫 ;
李靖 ;
郑育家 ;
蒋士成 .
经济学(季刊), 2009, 8 (03) :1107-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