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焕庸线简化解析几何模型与“胡焕庸线区位效应”——以中国大陆旅游市场潜力为例

被引:12
作者
李莉 [1 ]
张捷 [1 ]
张卉 [1 ]
张宏磊 [1 ]
张滋露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慕尼黑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胡焕庸线模型; 旅游流; 简化模型; 区域地理; 区位; 旅游客源;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9.04.002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O182 [解析几何];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701 ; 070101 ;
摘要
胡焕庸线以其对空间的简化表达,描述中国人口分布东西悬殊的宏观格局。文章将胡焕庸线简化为地理坐标系中的线性解析几何模型——简称"胡焕庸线模型":Y=0.8697X-60.639,方便大数据背景下碎片化和非标准化对象空间相对胡焕庸线位置的判定。通过构建旅游空间潜力模型揭示中国大陆处于不同"胡焕庸线区位"地理单元的旅游市场潜力"胡焕庸线区位效应",分析胡焕庸线作为除距离因素外体现区域差异重要因素的有效性。这种体现在旅游市场潜力空间差异的效应,反映中国宏观经济地理区位的规律性现象,是经济地理区位的"胡焕庸线区位效应"。"胡焕庸线模型"—"胡焕庸线区位"—"胡焕庸线区位效应"构成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地域传统导向型区位理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7+25 +2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3 条
[1]   近80年来中国大陆地区人口密度分界线变化 [J].
胡璐璐 ;
刘亚岚 ;
任玉环 ;
宇林军 ;
曲畅 .
遥感学报, 2015, 19 (06) :928-934
[2]   中国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时空格局演化 [J].
李细归 ;
吴黎 ;
吴清 ;
张明 .
经济地理, 2015, 35 (08) :149-156
[3]   中国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与成因 [J].
吴清 ;
李细归 ;
张明 .
经济地理, 2015, 35 (06) :175-183
[4]   旅游政策与省级旅游目的地空间演进互动机制研究 [J].
王慧娴 ;
张辉 .
经济问题, 2015, (06) :109-113
[5]   突破胡焕庸线:新型城镇化助推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的均衡 [J].
马海涛 .
科学, 2015, 67 (03) :39-42+4
[6]   “胡焕庸线”的稳定性及其两侧人口集疏模式差异 [J].
戚伟 ;
刘盛和 ;
赵美风 .
地理学报, 2015, 70 (04) :551-566
[7]   胡焕庸线:从我国基本国情看“半壁压强型”环境压力与针对性能源、环境战略策略——供给管理的重大课题 [J].
贾康 ;
苏京春 .
财政研究, 2015, (04) :20-39
[8]   聚焦旅游视域下的中国边疆研究 [J].
李燕琴 ;
束晟 .
地理研究, 2015, 34 (03) :407-421
[9]   新型城镇化与“胡焕庸线”的突破可能性 [J].
张永岳 ;
宋艳姣 ;
张传勇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47 (02) :101-112+171
[10]   我国旅游住宿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J].
胡林林 ;
贾俊松 ;
周秀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5, 35 (03) :1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