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环境负荷计量的当量因子法——以广东省佛山市富营养化污染负荷为例

被引:5
作者
王寿兵
张浩
王祥荣
机构
[1]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上海
[3]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所
[4]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上海
关键词
环境负荷; 计量; 当量因子; 富营养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1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当量因子的环境负荷计量方法,其原理是根据不同环境干扰因子对同一种环境影响类型的相对贡献大小来进行计量.具体包括环境影响类型的确定、环境干扰因子的识别与归类,以及按当量关系进行汇总3个步骤.该方法可为区域环境规划与污染控制提供技术支持.以广东省佛山市富营养化污染负荷计量为实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1年排放的富营养化污染负荷量约为437.0kt NO3-当量,其中贡献最大的是农业生产部门,其次是工业生产部门和人类生活.主要污染物是氨的排放,其次是NOx的排放.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化肥利用率的区域分异 [J].
陈同斌 ;
曾希柏 ;
胡清秀 .
地理学报, 2002, (05) :531-538
[2]   生命周期评价中资源耗竭潜力及当量系数的一种算法 [J].
王寿兵 ;
王如松 ;
吴千红 .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5) :553-557
[3]   试论农业养分的非点源污染与管理 [J].
彭奎 ;
朱波 .
环境保护, 2001, (01) :15-17
[4]   中国氨的排放强度地理分布 [J].
王文兴 ;
卢筱凤 ;
庞燕波 ;
汤大纲 ;
张婉华 .
环境科学学报, 1997, (01) :3-8
[5]   我国SO2和NOX排放强度地理分布和历史趋势 [J].
王文兴,王纬,张婉华,洪少贤 .
中国环境科学, 1996, (03) :161-167
[6]  
上海市郊氮肥流失及去向研究[J]. 周根娣,章家骐,卢善玲.上海环境科学. 1996(04)
[7]  
上海市郊氮肥流失及去向研究[J]. 周根娣,章家骐,卢善玲.上海环境科学. 1996 (04)
[8]   上海农业生产中的自身污染与对策 [J].
庞金华,钱永清,金遐良,周建平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4, (02) :172-177
[9]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应用[M]. 气象出版社 , 杨建新等编著, 2002
[10]  
城市环境规划规范及方法指南[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刘天齐等编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