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层城市冠层模式的建立及数值试验研究

被引:18
作者
何晓凤 [1 ,2 ]
蒋维楣 [1 ]
周荣卫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2] 国家气候中心
关键词
地表能量平衡; 城市边界层; 城市冠层模式;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04 [近地面层气象学、近地面层大气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本文在引进先进的城市地表能量平衡方案(Town Energy Balance,简称TEB)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单层城市冠层模式,并对南京市典型居民区1km2范围内的局地尺度地表能量平衡各分量进行离线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同期观测值作了比对,发现:TEB方案对城市地表能量平衡各分量的模拟效果良好,而该方案的模拟性能受建筑物表面材料反照率取值的影响较大。在离线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又将TEB方案成功耦合到南京大学区域边界层模式(NJU-RBLM)中,作为该模式的地表能量平衡参数化方案之一,分别选取该边界层模式中原有的地表能量平衡参数化方案SVAT(Soil-Vegetation-Atmosphere-Transfermodel)和新引入的TEB方案对冬夏两季不同个例进行模拟,以常规近地面气温观测资料和Landsat卫星观测的地表反照率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TEB方案对原大气边界层模式的模拟效果有明显改善,对近地面热力场的改善效果尤为明显,可以很好地模拟出城市冠层中的"陷阱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981 / 99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南京城市边界层微气象特征观测与分析 [J].
刘红年 ;
蒋维楣 ;
孙鉴泞 ;
刘罡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99-106
[2]   热力粗糙度引入精细城市边界层模式的初步应用 [J].
周荣卫 ;
蒋维楣 ;
刘罡 ;
郭文利 ;
王晓云 .
大气科学, 2007, (04) :611-620
[3]   多尺度城市边界层数值模式系统 [J].
蒋维楣 ;
王咏薇 ;
刘罡 ;
刘红年 ;
周荣卫 ;
欧阳琰 ;
王学远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221-237
[4]   城市水泥下垫面能量平衡特征的观测与分析 [J].
王成刚 ;
孙鉴泞 ;
胡非 ;
蒋维楣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270-279
[5]   人为热对城市边界层结构影响研究 [J].
蒋维楣 ;
陈燕 .
大气科学, 2007, (01) :37-47
[6]   城市规划中绿化布局对区域气象环境影响的数值试验研究 [J].
陈燕 ;
蒋维楣 ;
徐敏 ;
王晓云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2) :265-274
[7]  
Sea-town interactions over Marseille: 3D urban boundary layer and thermodynamic fields near the surface[J] . A. Lemonsu,G. Pigeon,V. Masson,C. Moppert.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 2006 (1)
[8]   Simulation of a summer urban breeze over Paris [J].
Lemonsu, A ;
Masson, V .
BOUNDARY-LAYER METEOROLOGY, 2002, 104 (03) :463-490
[9]  
A Simple Single-Layer Urban Canopy Model For Atmospheric Models: Comparison With Multi-Layer And Slab Models[J] . Hiroyuki Kusaka,Hiroaki Kondo,Yokihiro Kikegawa,Fujio Kimura.Boundary-Layer Meteorology . 2001 (3)
[10]   A physically-based scheme for the urban energy budget in atmospheric models [J].
Masson, V .
BOUNDARY-LAYER METEOROLOGY, 2000, 94 (03) :357-397